欠債8000萬,住10年貧民區也要做公益,鄭則仕才是我們該追的星
2010年,《今夜有戲》的現場。
永遠「毒舌」,狠起來連自己親爸親媽都消遣的郭德綱第一次當著攝像機,夸起了人。
他說:
在大多數人眼中,鄭則仕似乎就是一個名叫輕度低智的「肥貓」,永遠吊兒郎當的傻子。
但他是真善良,真的。
這句話,并不是空穴來風。
這些年來,鄭則仕生活得很辛苦。
進入演藝圈之前為弟弟放棄自己的學業。
進入演藝圈之后回報母親,感激身邊的一切。
投資失利之際不躲不閃不推卸責任,散盡家財住了十年的貧民區。
即便自己活的一地雞毛,依舊熱衷于各種公益。
窮困潦倒之際,傾盡所有為祖國捐了整整50萬元,感動無數人。
他的一生,似乎一直在「報恩」。
這個比周潤發更早拿到影帝的演員,才是我們最應該追的星。
01
長街長,煙花繁。
挑燈回看,恍惚迷離。
這句話來形容鄭則仕的一生,再恰當不過了。
他的人生,比任何劇本都精彩。
1951年,鄭則仕出生在廣東汕頭一個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家庭。
那個年代,大多數家庭都姊妹眾多,他也一樣。
鄭則仕出生后,家里陸陸續續又出生了5個弟弟妹妹。
這麼多張要吃飯的嘴,家中的經濟條件自然愈加貧困。
在殘酷的生存壓力面前,哪還有什麼尊嚴,什麼理想。
看著「清可見底」的米粥和水煮土豆,他吃的作嘔,不吃又難受,每天都想著下一頓飯怎麼辦。
為了活著,十歲的鄭則仕背著只會哭鬧的妹妹,和兄弟姐妹一起做塑料花。
鄭則仕窮怕了,也餓怕了。
因為這樣的生長環境,他從小就對錢很敏感,甚至有點「貪慕虛榮」。
也是在這個時期,她在鄰居家的電視機上看到了童星馮寶寶。
鄭則仕看著熒幕上一會變公主,一會變乞丐,一會又變成富家大小姐的馮寶寶。
陷入了沉思。
小學四五年級,還不懂得什麼是明星和演員的他。
一筆一畫在自己的試卷上這樣寫道:
「我要當明星。」
15歲那年,弟弟考上了中學。
貧寒的家境,只能供養一個讀書的孩子。
為了弟弟,鄭則仕含淚從學校退學,成為了一名珠寶學徒工。
前五年沒有工資,他活得像個流浪漢。
后五年,終于靠著微薄的工資在香港站穩了腳跟。
02
鄭則仕不想當演員嗎?
他想。
但為了生活嗎,這樣的「暗無天日」的日子,鄭則仕堅持了很多年。
無線電演技大賽的出現,點燃了他深埋多年的演戲夢想。
那一年,毫無經驗的他靠著一身韌勁,拿到了一年的合約。
這張合約,無線電台只給了鄭則仕半年的機會。
前半年,他們會無償為他提供一些出境的機會。
如果前半年你沒能實現自己的價值,那后半年他們會放棄你。
面對這樣不確定的未來,鄭則仕陷入了抉擇。
如果成為演員,一個月只能賺400塊,而且半年后極有可能失業。
不去當明星,自己好好當自己的大師傅,一個月最少能賺2000塊。
他的父親罵他神經病,非要自不量力。
他的母親看著這個已經妥協過的孩子,和父親爭執大吵一架。
然后堅定地告訴兒子: 「你去吧,你去嘗試一下吧。」
看著強顏歡笑的母親,鄭則仕第一次淚如雨下。
他給自己立了一個一年之約。
一年內,如果自己做不出什麼成就,那自己就徹底放棄這個夢想,老實本分的當一個珠寶大師傅。
那一年,鄭則仕26歲。
因為長相問題,他被TVB安排到周潤發、繆騫人主持的節目里擔任「長期嘉賓」。
是不是聽起來還不錯。
實際上,這就是個當小丑,賣蠢耍寶的職業。
幸運的是,在這個地方,他遇到了自己演藝生涯中的領路人:周潤發。
那會兒的發哥也是個不安于現狀的。
每天主持節目之余,經常東邊客串,西邊面試,還真就成為了主角一炮而紅。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而鄭則仕,也是受益人之一。
多年之后,鄭則仕是這樣形容那段日子的。
當時,我只是一個無名小卒,而周潤發已經是當家小生了,可是他卻對我很好。
我還記得,每次到了中午吃飯時。
已經相當有錢的他就特地在電梯口等自己。
相同貧窮的生長環境,周潤發比任何人都懂得我的難堪。
因為我的食量很大,他就假裝食量很大,每次都要點很多東西,陪著我大吃特吃。
一旦這頓飯超過10元錢,他就搶先一步結賬,根本不會讓我付錢。
03
在周潤發的啟發下,鄭則仕的演技有了質的飛躍。
可惜的是,這對好哥倆的友誼,隨著周潤發的結婚告一段落。
圈內盛傳,結婚后鄭則仕有意給好兄弟留私人空間,不太好意思打擾兩口子的二人世界。
再加上1980年《上海灘》播出之后,周潤發的片約排到了2年后。
知世故而不世故,善自嘲而不嘲人。
明知兩人已經不在一個階層的鄭則仕自嘲之余,也不想蹭好兄弟的熱度,開始獨自打拼的道路。
雖然與周潤發漸行漸遠,鄭則仕的演藝事業卻沒有停滯。
剛開始,鄭則仕和其他新人一樣都是跑龍套,他經常在片場扮演士兵和死尸等無名角色。
為了不讓母親失望,他拼命努力地生活。
為了賺錢,為了成名,他榨干了自己的所有經歷。
一年軋戲十幾部,終于等來了自己的男主角之位。
1984年,一部《失婚老豆》打敗無數影壇戲骨,提名了金像獎最佳男主角,讓他的事業攀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也是這一年的片酬,讓鄭則仕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彼時的周潤發已經被后浪拍在了沙灘上,成為了圈內知名的「票房毒藥」,穩坐冷板凳。
為了自己的老伙伴,鄭則仕拿出自己的小金庫。
自編、自導、自演了那部溫馨而悲情的電影《何必有我》。
這部片子相當冒險,畢竟當時香港影壇是槍戰片、喜劇片和愛情片的市場。
鄭則仕像是在豪賭,他拿著自己的全部家產。
拍攝了這部以弱勢人群遭遇折射強烈的社會問題的片子,還請來了「票房毒藥」周潤發出演。
幸運的是,他賭對了。
上映的第一天,這部立意溫暖的片子就引起了大眾反思,口碑節節攀升。
他賺了個盆滿缽滿,成為了香港影帝。
而周潤發憑著這部片子逆境翻身,重登神壇。
正值巔峰的鄭則仕越挫越勇,退出了《何必有我》的續集《肥貓流浪記》。
這兩部片子兩站封神,直接讓他成為了全香港含金量最高的影帝,沒有之一。
這還不算完,《肥貓流浪記》之后,他更是憑借《三個受傷的警察》再度獲得金像獎影帝。
風頭無人能及。
04
在香港最繁華的地段,他買下了獨棟別墅,娶了小自己14歲的妻子林燕明。
開著豪車,牽著貌美的妻子,他久違地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這次,他終于有了挺直腰桿的底氣。
見到母親的那一刻,這個已經有家有室的男人,哭得像個丟失了糖果的孩子。
他只知道,自己終于在母親變老之前享上了清福。
鄭則仕以為來日方長,卻忘了世事無常。
幸福的日子才剛開始,現實就以一種殘酷的方式提醒他要學會珍惜。
因為過度的肥胖和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他的身體健康亮起了紅燈。
尤其是過了40歲生日之后,他開始在拍戲過程中頻繁感受到力不從心。
也是這個時候,他開始為自己留起了后路。
他覺得自己做演員行,做導演肯定也行。
巧了,那時候正好趕上香港電影的黃金階段。
一心想著退居二線的鄭則仕說干就干,與朋友一起,先后投資了幾個影視公司。
但這次,他摔了一個巨大的跟頭。
公司成立第一年,成績馬馬虎虎,沒有賺到多少錢。
第二年,香港電影受到了來自內地的強烈沖擊,票房一片慘淡。
鄭則仕并沒有多少底蘊的公司,每一項投資都打了水漂。
在這個節骨眼上,鄭則仕的合作伙伴背著他轉移走了大多數資產,帶著兩億遠赴國外。
留下滿是窟窿的公司,和滿公司等著要片酬的演員。
這事兒要是擱普通人身上,肯定不會理睬那些趁機要片酬的演員。
是啊,你們是公司的一員,付出了時間和精力不假。
現在大難臨頭,我自身難保,還怎麼去解決你們的困難?
但鄭則仕偏偏沒有這樣做。
他和妻子將所有旗下藝人應得的薪資整理成冊,隨后將自己的全部家產變賣填了進去。
即便如此,還是欠下了8000萬本不該他一個人承擔的債務。
一夕之間,曾經得過兩次影帝的大明星,成為了跌入谷底的「貧民窟」老頭。
為了還錢,鄭則仕撕下了身上的所有光環,成了一個到處求人給機會的「可憐人」。
那幾年,在所有導演的酒桌上,都有一個笑得憨厚的中年「胖子」做作陪。
他一邊敬這個,一邊敬那個,左右逢源。
大口喝酒之余還不忘笑著祈求:
「有角色一定不要忘記我,我什麼都能演,不說話我也能演。」
他明白,只有不斷地接戲拍戲,他才能賺到更多的錢。
05
為了還債,鄭則仕什麼片都拍。
那幾年,他的身影隨處可見。
什麼喜劇龍套,打斗炮灰,風月片的男主角,武打片的小乞丐。
哪怕是幾百塊錢的小角色,他也不放過。
從1994年到2004年,在貧民窟住了整整十年。
這十年,她和妻子孩子蝸居在整個香港最貧窮的角落,在人均富足的年代,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
還要忍受來自鄰居們異樣的眼光。
人們都說: 「看啊,這不是曾經的大影帝嗎,也不過如此嘛。」
都說患難見人心,也是在這個時候,黃日華和劉德華出現了。
在這個人生中最艱難的時刻,黃日華挺身而出,帶著他出入各種劇組,為好友爭取到比較合適的酬勞。
劉德華更是主動幫他牽線搭橋,推薦他當影片的制片人,讓他有賺錢的機會。
這兩個昔日好友只要自己有戲就會帶著鄭則仕,終將鄭則仕救出了苦海。
鄭則仕知道,自己如此大量接戲,必將降低自己的作質量量。
但他沒得選擇。
像是為了替自己尋求一絲心里上的慰藉,這位住在貧民窟,連個肉都舍不得吃的大影帝。
每次領到薪資,都會給當地的公益項目捐一小筆錢。
遇到電視台征求公益廣告的名額,總會分文不收地現身錄制。
經常在拍戲間隙自費趕完各種公益活動的現場,投身到公益的事業中。
他用了十年,終于甩清了滿身的債務。
但屬于他的時代,早已經劃上了休止符。
現如今的娛樂圈,早已成為了各種小鮮肉的時代,沒有他的容身之處。
這些年來,關于鄭則仕的各種造謠黑料不絕于耳。
明明好好的一個大活人,成為了各種營銷號中「被死亡」的亡命人。
搞得真的有很多網友一位鄭則仕已經不在人世。
最后不得不上《吐槽大會》證明自己還活著。
還有不少無良媒體拍攝各種憔悴視訊,說他已經患上了嚴重的病,身體狀況堪憂。
事后也被澄清,這僅僅是在劇組需要的扮相,本人身體狀況還是比較樂觀的。
2019年,武漢被肺炎的陰云籠罩。
從貧民窟搬出來沒幾年,自己過得緊緊巴巴的他捐了50萬,隔著幾百公里在香港為祖國加油。
沒曾想再次引發了輿論的狂潮,無數自媒體平台表示:
「鄭則仕回報社會,妻子患重病依舊為祖國增磚添瓦。」
這回被死亡的,成為了自己的妻子。
就看看人家妻子現在的狀態,哪有一星半點病入膏肓的樣子。
真的是造謠全憑一張嘴,辟謠群眾跑斷腿。
最關鍵的是,辟謠的話語發一萬遍依舊沒人相信。
如今的鄭則仕已經70歲了,菀兒也懇求各位擅長無中生有的大佬們。
得饒人處且饒人,人家老一輩的演技大咖們還真不見得喜歡你們這樣炒作。
結語
回饋恩情,似乎成為了鄭則仕永遠身體力行的宗旨。
他依舊在用自己強烈的報恩意識,回饋著所有的恩情,回報著這個社會的恩惠。
為了感激粉絲的不離不棄,70歲的他依舊奔波在片場,樂此不疲。
為了感激自己的恩人劉德華,他《追龍》的電影發布會現場。
數次重復著劇中的最后一句台詞:「 留個位置給我,下輩子我還要跟你。」
為了回饋社會,他對自己摳摳搜搜之余熱衷公益。
平常只吃8塊錢一碗面的他,在祖國危難之際豪擲五十萬。
可能和大多數一線流量小花比起來,這五十萬就是一個包錢。
但這已經是他能拿出的全部了。
這是一個好人,更是好演員。
可惜神州雖大,只見流量明星千百萬,好的演員凄涼老難安。
也希望鄭則仕這位大影帝能重整旗鼓,活出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