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姜文母親病逝,在去世前的兩個月,母親拿出一個撐得快要破的牛皮紙信封,交給姜文,他一看,里面全是錢。 母親把他這些年給自己的錢都放著沒有用,姜文瞬間心如刀絞,淚如雨下!
誰能想到,姜文作為中國著名電影導演被記者問到,這輩子最后悔的事情時,卻一度落淚。他神情落寞地說道:「我只恨在母親生前沒有和她袒露心跡,直至她去世,我們母子的恩怨還沒解開」。
1963年,姜文出生在唐山姥姥家,但當年母親生下他之后,沒過多久就外出打工了,他自幼是被姥姥養大的。可等他被母親接回到家里的時候,早已再婚的母親已經又生下了一雙兒女了。他與同父異母的弟弟姜武之間相差六歲,雖然樣貌相似,但母親對待兩人卻截然不同。
據後來姜文在接受采訪的時候曾提起過,他與姜武雖然不是一個親爸,但自幼很合得來,兩人的關系也很好,可母親總是對他們倆兄弟區別對待,就好比如果當天有3個雞蛋,那一定是弟弟兩個,他一個,好東西都是弟弟先挑,才能挨到他。在這樣的家庭里長大的姜文和姜武兩兄弟性格截然不同,與他們相熟的李保田曾調侃說:「他們倆兄弟的名字取的和性格都對不上,文武不對應」。
在娛樂圈中但凡與他們兩兄弟相處過的,對哥哥姜文的好感反倒是最多的,可姜文卻不以為然,反而自卑的說:「在家我弟就從來沒被打過,我媽每次只揍我,現在工作了觀眾的目光也都在我弟身上」。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家長的思想還沒有轉變過來,很多時候碰到孩子們不聽話,都會直接拉著打一頓,姜文作為家里最大的男孩兒,很多時候明明是他和姜武一起闖的禍,最后挨揍的只有他一個。而姜武原本就出生在健全的家庭,備受父母寵愛,一遇事兒就愛撒嬌說好聽話,他最多被父母叨叨兩句。
姜文長大懂事之后早就把小時候被打的事情忘得七七八八了,但他心中始終介懷的就是,母親一向漠視、打壓他的行為。當年姜文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中戲的時候,母親對他的成績不聞不問,哪怕是送到家里的通知書都沒有多看一眼,可弟弟姜武當年復讀三次才勉強考上北電,母親卻夸弟弟是塊兒寶。
後來兄弟倆接連進入演藝圈工作,姜文在演技和導演上的天賦是有目共睹的,他入行沒多長時間就闖出了名聲。所以當姜武入行之后,雖然事業順遂,但同行都會以「姜文弟弟」的標簽來定義他。身為哥哥的姜文自然也知道這個情況,他為了避嫌,基本有姜武的影視劇他都不會參與。
可姜武自幼都是生活在父母與長兄的關照下,對此他并沒有不滿,反而很榮幸有這樣一個好哥哥領路。姜文後來掙了足夠多的錢,想接父母到新房子里盡孝,母親卻不愿接受他的好意,最后還是姜武出面將老房子翻修,和旁邊打通一家人這才團聚。可畢竟是自己母親,姜文每月的撫養費從來沒有少給過,但母親收下之后卻從來沒見她花過。
直至後來姜母去世前,姜文才從姜武手中拿了一個母親留給他的牛皮紙袋,他打開一看,瞬間眼淚就流了下來。原來里面放著他這麼多年給母親的錢,還留著話說,他拍電影不容易,這些錢是給他留著以防萬一的,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可能這就是姜文母親對大兒子表示愛意的方式吧。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