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金雞獎頒獎典禮落幕,梁朝偉拿下金雞獎最佳男主,實至名歸。
但在結果公布之前,呼聲最高的影帝人選還有另一位:楊皓宇。
當初金雞獎提名名單發布之際,#楊皓宇值得#的話題突然在熱搜榜上飆升,無數人留下了祝福和期待。
但事實上,在今年憑借高分電影《宇宙探索編輯部》瘋狂出圈之前,楊皓宇一直是演藝界的「鑲邊角色」。
觀眾熟悉他的臉多過于熟悉這個名字。
每一年的熱播劇里總有那麼幾部會出現他的身影。
單說今年下半年,楊皓宇既是《驕陽伴我》里的耙耳朵老爸盛向前,也是《蘭閨喜事》里癡情暗戀的「老少年」,妥妥的純情大叔。
他在或樸實或跳躍的劇情里來去自如,用演技給足了觀眾安全感。
這幾年,楊皓宇演過數不清的男N號。這些角色在劇中雖然是「邊角料」般的存在,卻是楊皓宇壘筑演藝殿堂的一塊塊磚。
每每提及表演,楊皓宇總是自謙。別人盛贊他大器晚成,他只會誠懇地說:「我不是大器,也并非晚成。」
可在妻子舒心眼里,楊皓宇從來都是璞玉,熠熠生輝。
01
出道就是「老戲骨」
說起來大家可能覺得意外,楊皓宇和馮紹峰、佟大為等人是同班同學。相比之下,他不僅成名晚,而且怎麼看都像是差了輩分。其中緣由,還要從楊皓宇一波三折的求學路講起。
楊皓宇出生在重慶的一個普通人家,童年的大部分記憶都與大山緊密相連。
他的父親曾是軍人,後來轉業做石油勘探,所以攜家帶口住進了山里。楊皓宇至今保留著跟父親一起上山砍柴的記憶。
野生野長了十幾年,上初二時,楊皓宇才跟著母親回到上海。
也許是在山里跑慣了,楊皓宇很難適應大城市規矩而刻板的生活。入學以后,不會講上海話的他愈發孤僻,成績也遲遲不見起色。
一年后,楊皓宇中考沒過線,只能滑檔到技校學機電維修。所幸,上海高速發展那幾年,對實業工人的需求量很大,楊皓宇一畢業就找到了一份穩定的電工工作。
眼看生活步入正軌,楊皓宇卻苦于沒有朋友,無法排解內心的孤獨。也正是這種孤獨,促使著他尋求改變。
當時恰逢上海戲劇學院招生,接到傳單的楊皓宇不假思索就報了名。但他未經訓練,理所當然地落了榜。
不過他沒灰心喪氣,反而跟家里表明了自己要學表演的決心。父母都不贊同這個天馬行空的決定,父親甚至威脅他要「斷絕關系」。
頂著這樣的壓力,楊皓宇執意加入了表演培訓班,準備來年再戰。
回想起培訓班的日子,楊皓宇感慨頗多。他說:「認識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做一件熱愛的事情,這種感覺很奇妙。」
借由表演,他終于能填補內心的孤獨,也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在經過了第二次失利之后,楊皓宇在1997年考入上戲。
上戲97屆人才輩出,除了馮紹峰、佟大為,還有嚴屹寬、楊蓉、杜冰雁等。
楊皓宇在其中顯得不起眼,又莫名「扎眼」。因為長相顯老,又比大家晚幾年入學,楊皓宇在入學第一天就被當成了學生家長。
然而,外貌的滄桑并沒有讓他得到「老戲骨」的優待,反而讓楊皓宇找不準自己的位置。
好像從這時開始,楊皓宇就總是和時機「錯位」。
他一度很泄氣,在采訪里流露出無助:「太難了,演好真的太難了。」
02
一條道走到黑
《宇宙探索編輯部》里的唐志軍,是楊皓宇出道20多年拿到的第一個男主角。
拍完之后他真誠地表示,自己和唐志軍最大的共通之處,就是對某件事的熱忱。
唐志軍是對宇宙,楊皓宇是對表演。
表演這條路,楊皓宇走得磕磕絆絆,膽戰心驚。
大一那一年,他就因為幾次作業不合格差點兒被退學。
就連出去兼職跑龍套,楊皓宇都比同班同學少拿錢。
直到大三那年,楊皓宇才在電影《洋老闆,女司機》演了一個有台詞的配角。可現在搜索這部電影,在演職員表里都找不到他的名字。
初出茅廬的楊皓宇演了很多這樣的「無名氏」。
為了貢獻精彩的表演,他在話劇舞台上打磨演技,也因此結識了同公司的編劇舒心。
舒心年輕時是個文青。她曾是電台主播,後來放棄了穩定的工作,轉行做編劇。
和楊皓宇一樣,舒心也是不甘于按部就班的人。他們都想用自己的專長,撬動生活的更多可能。
由于楊皓宇的長相,舒心一開始把他當成了前輩,對他分外敬重。熟了才知道,原來他們是同齡人。
對舒心動心之后,楊皓宇一邊自卑一邊主動,從帶早飯這樣的小事開始,慢慢進入了舒心的生活。
後來,兩人順理成章地戀愛、結婚。
舒心陪楊皓宇走過了最艱難的上升之路,她比任何人都堅信,楊皓宇值得更大的舞台。
2011年,楊皓宇憑借話劇《我愛桃花》獲得第21屆上海白玉蘭戲劇獎最佳男配角。
這是他在表演路上得到的第一個肯定,也直接讓他得到了更多的好機會。
次年,在電視劇《龍門鏢局》中,楊皓宇把「恭叔」溫良恭這個角色演火了。
這個角色是個風流入骨、放浪形骸,情話張口就來,擁有無數前女友,被稱為海王祖師爺。
楊皓宇把這個人演活了,那是他第一次走在大街上被人認出來,對方不知道他的本名,只會激動地喊「恭叔」!
角色被記住,這比自己走紅更能給楊皓宇成就感。
接下來的幾年,他塑造了很多形象鮮明的配角。
《白鹿原》中的面冷心狠的冷先生;
《安家》中油嘴滑舌的謝亭豐;
《流浪地球》中在大義和私欲之間瘋狂搖擺的何連科;
提起這些角色,楊皓宇能清晰地回憶起為了一場戲跟導演討論,跟對手演員商量的情景。
他對表演有近乎刁鉆的真誠,曾自嘲地說:「費盡心思去搶點兒戲,讓這個角色被大家記住。」
所謂的「搶戲」,不過是他加入自己的理解,給角色以豐滿的生命。就像他說的:「我才沒有演什麼角色,每個角色都是我。」
對楊皓宇來說,演藝事業是一條道走到黑的執著,而舒心就是隧道盡頭永遠為他而亮的燈。
03
是夫妻,也是戰友
舒心是編劇,楊皓宇是演員,兩人各自打拼,又互相成就。
比起在大屏幕上欣賞,舒心更喜歡看著楊皓宇在舞台上發光。每當表演落幕,掌聲四起,她能和楊皓宇的喜悅完全共振。
都說最好的愛情不是望向彼此,而是兩人并肩看向共同的遠方,這句話就是楊皓宇和舒心的真實寫照。
生了女兒之后,舒心曾主動回歸家庭,但楊皓宇比舒心還要在意她的職業發展。
這些年兩人生活極為低調,但還是能從一些細枝末節窺見他們相愛的痕跡。
2013年,舒心改編的話劇《七月與安生》全國巡演,廣受好評。
結束后的采訪里,記者隨口問舒心:「有沒有什麼好書推薦?」
舒心突然甜蜜地笑起來,說:「老公送的一套有關編劇的書還沒看完。」
結婚這麼多年,楊皓宇還是像從前一樣,細膩、溫和,還特別支持舒心的事業。
舒心分享過當年被楊皓宇打動的經過,沒什麼浪漫的情節,信任都來自于「小事」。
有段時間兩人異地戀,矛盾變多,舒心焦慮又糾結。
那次楊皓宇從上海去南昌看她,正好趕上舒心父親住院。舒心當時工作特別忙,在醫院陪床的重任就落在了楊皓宇肩上。
有一次父親吊水的時候,藥水突然斷流,管子里形成一段真空。舒心說:「幸虧他及時發現,把護士叫過來,不然可能空氣就進去了。」
這樣的細節讓舒心看到了楊皓宇的靠譜。
對楊皓宇來說,舒心就像他最熱愛的劇場——既是打磨他的能量石,也是他的定心丸。
今年電影大火出圈,楊皓宇仍然沒有忘記初心。
10月底,他重回劇場,主演話劇《每一件美妙的小事》,再次沉浸于表演之中。
演技是沒有天花板的,但楊皓宇有自己的追求。
04
成為生活本身
楊皓宇在很多采訪里都提到過,他最喜歡的電影是《海邊的曼徹斯特》。男主角那種接近紀錄片的表演狀態,無招勝有招。
這種追求源自于他失敗后的「執念」。
此前,導演王兵拍攝紀錄片形式的電影《三姊妹》時,楊皓宇曾毛遂自薦過。他表示自己可以不要片酬、不吃便當,只要能演,倒貼都行。但導演還是拒絕了,理由是「你演不了」。
作品出來之后,楊皓宇不得不服氣,自己真的演不了。「那不是表演,是生活。」
從那之后,楊皓宇一直都在追求那種沒有表演痕跡的境界,直到遇見《宇宙探索編輯部》。
這部電影是偽紀錄片的形式,主角唐志軍是個有點兒瘋癲的民間科幻迷,表演難度極大。
起初接到劇本,楊皓宇很不自信,他覺得自己依然無法勝任。
但經過一次次跟自己較勁,一遍遍在「不舒服」當中表現「舒服」,他最終給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這部題材小眾的科幻文藝片,在平遙電影節一舉拿下最佳影片,此次金雞獎又拿到了四項提名。
不僅在豆瓣評分高達8.0,還獲得了主流媒體的認可,楊皓宇精湛的表演功不可沒。
對現在的楊皓宇而言,演戲就是生活。
他在拍戲上有自己的儀式感。比如在片場下榻酒店后,總會枕著劇本睡覺。通過這種和角色生理上「貼近」的舉動,他更能找到表演狀態。
再比如,他不論在哪里拍戲,都把妻子放在心上。舒心也很享受楊皓宇這種天秤男的浪漫。
有一次楊皓宇在海邊拍戲,特意撿了一塊心形的石頭送給老婆,因為舒心的名字里有個「心」字。
這種小小的驚喜,讓兩人的感情永不降溫,老夫老妻了也甜蜜如初。
楊皓宇今年49歲了,看起來起跑比同齡人晚很多的他,終于一步步走到了聚光燈下。
提名金雞獎最佳男主之后,他在采訪里回憶起自己第一次拍電影的經歷。
那是1993年,他在張豐毅主演的《二人世界》中跑龍套。
鏡頭一閃而過,楊皓宇搖頭自嘲:「只是個路人,連路人甲都不是。」
如今,他已經能夠和梁朝偉、黃渤同台角逐影帝。
從籍籍無名到擁有姓名,楊皓宇能清晰地看見自己每一個腳印。
雖然這一次錯失金雞獎,但他的光芒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看見。
楊皓宇的成名路讓大家再次相信「天道酬勤」。
也許時代總有捷徑,但堅持到底的人總能看見不一樣的風景。
在人生里,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主角。
如楊皓宇所說: 「雖然我演過很多配角,但在我人生的這場戲里,我覺得自己是一個成功的‘主角’,這就是很值得自豪的了。」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