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個社會有很多的不法分子,他們將目標紛紛指向小孩,所以很多的家長都會選擇自己去接送孩子,但是在接送孩子放學的時候,不知道家長在做什麼呢?是玩手機還是在和其他家長聊天兒,其實最需要家長注意的是在接孩子上學放學的時候,下面這三種行為,家長以后千萬不要再做了,可能會給小孩的心理造成傷害。
接孩子放學時,這3種行為家長盡量別做,可能會傷害孩子心理
其實接孩子放學是非常無聊的。由于等待的過程特別無聊,在一個主要因為孩子的家長大多都是同齡人,所以之間肯定有很多話要聊天,所以他們一般都會選擇邊聊天邊等待,在聊天時很多家長可能稍不注意就會把自己的孩子隱私說給別人聽。比如有個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到現在還在尿床,但是正好自己的孩子過來被孩子聽見,他就很害羞,覺得自己比其他的小朋友要差很多,這樣可能會給他的心理造成傷害。做家長的千萬不要以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知道,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將孩子全部都一次說出來,其實他們的自尊心比我們想象中的要高很多的,就算是為了保護孩子,也不能夠將他們孩子所有的心思都說出來,可能會被有心的人聽到利用。
有時候經常聽到老師抱怨,說自己比平時下班晚了一小時,主要是因為有一個寶寶的家長一直不來接她,所以老師只能陪著孩子一直一起的,其實想一想這個孩子是挺可憐的,看著別的寶寶都跟著他們的父母回家了,就她一個人在那孤零零的等著他,可能會想是不是家長不愛他了或者是不要他了,這對于孩子的心理傷害是特別大的。所以如果沒有太過重要的事情,盡量的準時去接孩子放學。
有時候很多家長為了趕時間,有些則是為了能夠更快的見到自己的孩子,很多家長都會選擇插隊,明明已經排到了后面卻直接跑到前面去接孩子,這種行為是非常好的,因為孩子現在正處于一個建立對世界認知的階段,他們很多的知識都是在家長身上學習到的,可能家長的一個無意識的下意識行為,可能就會對孩子造成影響,比如說老師說要排隊,但是家長卻一直在插隊,這會讓孩子的認知產生矛盾,他不知道哪種做法到底是正確的,而且很有可能也會繼續學習家長的這種做法,不遵守規則,所以以后家長盡量的按照規則來教孩子言行之中影響著孩子。
責任編輯: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