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東跟李嘉誠貢獻誰更大?霍英東或被高估,李嘉誠則被大大低估
2023/03/14

在網上一直有一直聲音,那就是霍英東的貢獻遠比李嘉誠大多了,甚至如今在內地互聯網上霍英東已經封神了,李嘉誠則是跌落神壇了。那麼霍英東跟李嘉誠兩個人的貢獻到底誰大?

霍英東跟李嘉誠兩個人都堪稱是世紀偉人,他們一生取得的成就都是足以載入史冊的,不過在現實中他們都是非常謙虛的,做人做事也是非常具有人生智慧。

如果你讓他們自己評價誰的貢獻更大,他們肯定是不會去評價的,甚至他們也不覺得自己做了很多事情。霍英東自己這樣評價自己,他說自己不過是滄海一粟,做的事情很少。

不過在普羅大眾中,總是喜歡拿他們來對比。那麼霍英東跟李嘉誠的貢獻到底誰大,兩個人的地位到底誰更高?

我們先說說到底應該如何來評價李嘉誠。這幾年李嘉誠在內地互聯網上的爭議極大。其實一切都是起源于2015年的那一篇文章,從那一篇文章之后,李嘉誠風評急轉直下。從此李嘉誠聲望大跌,對于他的評價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有人認為李嘉誠非常值得尊敬的企業家跟慈善家,有人則認為他不過是唯利是圖的商人而已。

那麼我們來看看霍英東是如何評價李嘉誠的。90年代末期的時候,香港回歸,人心思定。當時很多人都希望李嘉誠可以出任政協副主席。在香港歷史上,也只誕生了幾個政協副主席。

霍英東在80年代就坐上了這個位置,這也是他後來聲望可以如此高的原因之一,坐上這個位置也算是官方給霍英東的一個最高評價。

事實上以李嘉誠的聲望跟貢獻,他也曾經有機會坐上這個位置的。90年代末期,不少人推薦李嘉誠成為政協副主席,其中就包括了霍英東,另外也有葉先生、曾先生等人。

這些人個個都是大人物,人品能力都是毋庸置疑,而他們又對李嘉誠如此推崇備至,也就證明了李嘉誠的能力跟人品。如果李嘉誠心中沒有國家,只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商人,那麼這些大人物怎麼可能推薦他去當如此重要的位置。

可是很多人想不到,李嘉誠最后自己婉拒了這個事情。李嘉誠只想當一個簡簡單單的企業家,他并不想坐上這個位置,雖然能夠坐上位置是莫大的榮譽。榮家、霍家、董家等豪門為何後來有如此高的地位,自然也是跟他們在政壇獲得位置有絕對的關系。

不過正是因為李嘉誠放棄,更加體現了他的做人智慧。李嘉誠對于社會的回報,更多是在商業上面,跟慈善上面。他當企業家賺錢,然后把賺來的錢捐出來做慈善,回報社會。政治家則利用手中的權柄去造福社會,其實最后的目的都是殊途同歸,不過是方式不同而已。

霍英東的選擇跟李嘉誠不一樣,他很早跟政壇一直走得非常近,或者說這也是霍英東的命。因為他那個時候在香港也沒有選擇。英國佬處處封鎖霍英東的發展空間。于是霍英東只能如此選擇。50年代他選擇幫助內地運送戰略物資之后,他其實已經跟內地綁在了同一艘船上面。

很多人認為霍英東貢獻大,也是因為霍英東是從政治家的角度出發去做貢獻,他運作了很多的事情,比如說幫助中國重返奧運會,幫助中國申辦奧運會等等。另外霍英東發展南沙等等也是超越了商人的范疇。

如果真的要對比霍英東跟李嘉誠兩個人的貢獻,只能說在體育領域霍英東的貢獻大得多,李嘉誠則是在慈善領域貢獻大得多。

另外對于內地經濟的發展貢獻,李嘉誠則是在霍英東之上。當然這跟李嘉誠在商界更有實力有很大的關系。事實上在1978年霍英東跟李嘉誠都是首批回到內地考察的香港企業家。80年代初期,他們還曾經一起去蛇口工業區考察。兩個人一直都是關系密切的好友。

他們的目標也都是一致,那就是一起推動國家經濟的發展。不過李嘉誠也有自己的思考,他真正開始大規模投資內地,還是在90年代開始。這個事情李嘉誠自己解釋過,他說自己擔心老百姓說李嘉誠來剝削了,于是他一直等到90年代才開始投資。

90年代開始,李嘉誠在內地投資了大量的項目,比如說北京的東方廣場,還有深圳的鹽田港等,這些都是影響重大的項目。霍英東對經濟的貢獻,其實更多是集中在南沙。不過目前霍家在南沙的布局,還沒真正展現出威力。

事實上霍英東跟李嘉誠兩個人貢獻都非常大,兩個人都是非常值得尊敬的香港企業家,他們的愛國之情也是毋庸置疑的。

AD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