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和系最新記者會3月16日,李嘉誠家族旗下的上市公司「長和系」公布2022年全年業績,稅后純利潤為 583.63億港幣(74.8億美元)。
這之中, 長江實業去年的歸屬母公司股東利潤為216.83億港幣,同比上一年微增2.1%,派發股息2.28元/股,按年增加3.6%;
另一間 長和集團去年歸屬母公司股東利潤為366.8億港幣,同比上一年增長9.5%,派發股息2.926元/股,按年增加10%。
長和系財報截圖去年,兩間公司合共賺了約584億元,其中 長和集團業績超出投行預期,長江實業的業績則不及投行預期。
據財報顯示,長和系在全球五十多個國家及地區開展跨國生意,主要業務遍及港口、零售、基建、電訊、石油、地產、酒吧、醫藥等十余個行業,雇員人數逾35萬人。
為抵御全球目前的高利率環境,一向穩健的李澤鉅已將集團的債務水平降至冰點。
據最新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底,長江實業的凈債務率為 0,手頭持有126億元的凈現金,無債一身輕;長和集團賬面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541.88億元,債務總額為2872.97億元,以致凈債務僅1331.09億元,凈債務率低至 16.7%。
在全球加息的背景下,李嘉誠家族旗下上市公司的債務水平可以說是低得羨煞旁人。
長和系董事會主席 李澤鉅雖說長和系的最新財報依舊靚麗,但李澤鉅卻坦言過去一年困難重重,取得此等業績已實屬不易。
(李澤鉅是李嘉誠長子,自2018年5月李嘉誠退休后,李澤鉅一直擔任長和系董事會主席,是長和系目前的掌舵人)
在記者會現場,李澤鉅表示 過去一年是辛苦的一年,全球加息、美元強勢、能源價格飆升這三大因素對集團有一定負面影響,李澤鉅稱去年的成績是靠全體員工努力得來。
李澤鉅去年,集團旗下港口、石油兩大部門表現出色,基建業務則一如既往表現穩定,英國酒吧生意隨著疫情散去已扭虧為盈;
電訊業務方面,隨著澳洲、印尼的電訊業務在與同行合并后形成規模優勢,錄得可觀收益,息稅前利潤增長兩倍;
長和系計劃在歐洲強強聯手然而,歐洲電訊業務由于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基礎成本高企,為經營帶來挑戰,目前集團正效仿此前在澳洲、印尼的經驗,謀求在英國、瑞典、丹麥等市場也能與潛在合作伙伴合并,強強聯手,長和系總經理霍建寧稱在英國市場與沃達豐的合并不久便有結果。
在長和系公布業績的前一天,旗下港口部門剛剛宣布,將向埃及主要港口蘇科納港、亞歷山大港的全新貨柜碼頭B100作出大型投資,兩個項目投資金額約7億美元。
和記港口剛在埃及擴充版圖最近兩年多來,長和系旗下地產部門累計斥資逾360億元在香港拿下多幅土地,被業界稱之為「撿漏」,對此,李澤鉅在記者會上笑言:
幸好沒有在前些年地價高位的時候買太多地。
此外,李澤鉅還特別提到了中東市場,他指集團在二十多年前就已在中東經營龐大生意,如今集團在中東堪稱「本地企業」,現時在中東5個國家9個港口有19個泊位;旗下屈臣氏集團早前宣布冀于中東市場擁有100間店鋪。
卡塔爾 屈臣氏被現場記者問及集團未來會否有重大收購時,李澤鉅稱「 將繼續在全球物色優質基建資產」。
另外,李澤鉅也提及了另一間由其家族私人和集團共同持有近30%股份的加拿大石油巨擘Cenovus Energy,去年業績十分不錯,營業收入達669億加元,利潤為64.5億加元。
加拿大第二大能源公司 Cenovus
在記者會現場,有記者詢問未來長和系的投資目的地時,李澤鉅表示:
集團在全球投資數十年,每日都有各種投資選擇,若是高回報優質資產,不論在什麼地區都應考慮,對集團而言,投資不是「香港vs海外」,只是在不同周期有不同選擇。
記者會現場 李澤鉅李澤鉅續指:
集團屬跨國企業,在不同地區、不同業務、不同經濟周期之中,能夠靈活將不同資本投放在不同的資產上,達到平衡發展,加上公司財務穩健,現金流充裕,優質資產抗跌力強,能靈活應對市場變化和波動。
他重申,集團的投資有兩大座右銘:「選擇」、「財務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