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印如果不造車,恒大集團會暴雷麼?恒大并不是被造車拖垮的
富士康也造車了,而且還一口氣發布了五台車。郭台銘還說這是自己72歲生日最好的禮物。這幾年造車的勢力太多了。可是很多公司最后都是失敗了,真正可以走到蔚來、理想、小鵬這一步已經是非常難了,更別說要成為第二個比亞迪。
很多公司也因為造車而出了事情。造車勢力中還有很多外行人,比如說恒大集團。如今恒大是暴了一個大雷,足足2萬億的負債。很多人說恒大是被造車拖垮的。那麼如果許家印不造車,恒大集團會出問題麼?
根據恒大方面公布的消息,許家印足足砸了400多億去造車,其中有200多億用來購買各種的技術。于是很多人就認為,如果許家印不造車,那麼恒大地產方面就可以輸血400多億,至少這筆錢是節省下來了,就可以投入到地產方面,說不定恒大地產就不會出問題了。
可是問題并沒有這麼簡單。事實上恒大并不是被造車拖垮的。恒大的問題始于2017年的1300億融資。這次融資恒大是進行了對賭的。那一年恒大市值暴漲,許家印也成為了中國首富。這一年也是許家印最風光的一年。
其實恒大造車許家印是花了400多億,但是其中300億左右是許家印融資來的,很多大公司都曾經投資了恒大汽車。所以許家印造車燒掉的錢其實很多不是從恒大集團輸血過來的。
如果扣除融資的錢,其實真正從恒大集團手里拿的錢,許家印并沒有拿多少。至少恒大造車這部分的資金,并沒有給恒大集團造成那麼大的壓力。
恒大這2萬億的負債,其中幾千億的有息負債,還有幾千億是拖欠供應商的,這兩部分加起來是1萬多億。另外還有幾千億的預售款,因為還沒交樓,所以這些也計入負債了。
恒大走到如今這一步,肯定是因為之前就有小窟窿沒有補上,結果為了補上這個小窟窿,雪球就越滾越大。滾到后面,許家印也沒有辦法解決了,結果遇到了行業調整,銀行開始抽水了,恒大就出問題了。
恒大盲目的多元化不過是眾多問題中的一個問題而已。恒大自己在地產方面經營不善才是問題。前幾年國內地產公司瘋狂追求規模,結果都在高價搶地,這無疑造成了很多公司資金壓力大的問題。可是很多公司又不想讓問題立刻暴露出來,于是大家都在掩蓋問題。
泡沫越遲爆,那麼就一定越大。許家印一直跟香港的地產富豪走得近,如果許家印早就跟他們學習,那麼也不會走到這一步了。香港地產大佬們對于風險的管控是非常強的。這兩年內地地產公司都偃旗息鼓了,只有香港地產公司敢出手。
那麼既然地產已經出問題了,許家印為何還要造車呢?其實許家印難道不知道盲目造車不好,只是他也沒有辦法。因為地產板塊的問題,已經無法用房地產來解決了。許家印也是差一點就成功了。恒大汽車在他的運作下,一度市值高達7000多億。如果不是銀行提前調整了,如果再給許家印2年的時間,說不定他就過關了。
因為不管恒馳汽車賣得好不好,只要許家印把公司市值炒高,然后利用資本市場套現,把獲得的錢填補到地產方面,那麼他就有機會把這個窟窿填上。
許家印最大的問題不是盲目多元化,而是步子邁得太大了。別人幾十年走完的路,許家印想要用20年就走完。香港這些地產大佬都是經歷了好幾個經濟周期才走到如今這一步的。地產這個生意從來都是比誰跑得快,而是比誰可以跑得久。可惜這個道理很多人懂的時候已經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