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張小斐,再次出現在大家面前的時候已經在鬧「失婚」了。
過去我們提起她,便是李煥英,電影形象過于傳神,以至于很多粉絲直接喊她「媽媽」——
現在再說起張小斐,最新的形象便是《好事成雙》里的林雙。
一個985出身的計算機學霸,卻為了愛情甘愿做家庭主婦,直到被背叛的那一刻,她才知道這些年都錯付了。
于是開啟了爽文模式——
小三原配珠聯璧合,渣男自食惡果終有天收,天降霸總一路護花。
背叛、傷害、報復、勝利……
《好事成雙》是一部狗血的爽劇,除了張小斐,也有其他熟面孔。
黃曉明這幾年扭轉口碑后,終于獎勵了自己一部霸道總裁。
但此霸總非彼霸總,黃曉明確實去油成功了,劇中他飾演的顧許,沒有霸總的一絲猖狂張揚,反而多了幾分接地氣的沉穩內斂。
劇中的顧許暗戀林雙多年,等到多年后相見,林雙已經失婚了,而他真正的愛情此時才正式開花。
這是黃曉明和張小斐的第一次CP組合,網友們看到不免有些錯愕——
「這倆什麼時候在一起了?!」
「看他倆吻戲像看兩個長輩接吻,好尷尬。」
「看見他倆求婚,我用腳趾扣出了迪士尼城堡。」
很多人不太喜歡黃曉明和張小斐的CP,卻鐘愛于雙喜CP——林許&江喜,也就是該劇的原配和小三。
《好事成雙》是張嘉倪失婚后的第一部熱劇,她飾演的江喜,從人設上來說,是此類爽劇里的一抹亮色——
原本是被小三,後來恬不知恥知三當三,最后居然又和林雙聯手撕渣男。
一波三折,人物層次逐漸豐富。
這里面最具有戲劇性的角色是渣男——衛明。
衛明,許幻山2.0版,修復了許幻山優柔寡斷的bug,成為了極其自私冷血的人渣。
四個人,一出好戲。
但可惜的是,這部劇播出后,口碑兩極分化,直到完結的那一天,豆瓣評分也就是6.2,剛剛及格。
有人說這部劇太懸浮——
也有人說這部劇很真實——
在她姐看來,《好事成雙》不能單一地劃分為好劇爛劇。
能收獲很多觀眾,說明它本身就有可取之處,但同樣的,那些國產現代劇的缺點一個也沒能逃過。
《好事成雙》最讓觀眾眼前一亮的是,林雙發現丈夫背叛了自己,和小三江喜battle了幾個回合后,竟然主動找江喜和好。
要知道,無論是現實還是影視劇,原配打小三一直是大眾喜聞樂見的一幕。
結果《好事成雙》反其道而行,直接讓原配林雙和知三當三的江喜聯盟。
經典台詞——
「出軌這件事情,小三是撇不開關系,但最可惡的,還是男人。」
這句台詞振聾發聵,點破了男性出軌的本質。
在以前,當一個女人看見另一個女人搶走了自己的丈夫,其怨毒程度恨不得活撕了對方。
于是原配打小三成為了狗血中的經典劇情,在旁觀者眼里,女人在大街上扯頭花是消遣是樂子,但唯獨不是傷痛。
而荒謬的是,出軌的男人,這個「病原體」卻莫名隱身了。
兩個女性的斗爭消解了男性出軌的原罪。
我們常常用「騷浪賤」侮辱小三,仿佛已經約定俗成,但當我們辱罵男性出軌時,竟然只有「渣男」這種爛大街的頭銜,說明在我們的集體潛意識中,并沒有批判渣男出軌的習慣。
從細枝末節上就能看出男性在出軌這件事上躲得徹底。
現在雖然很多人都在強調「小三雖可恥,渣男更該死」,但傳統觀念不是一時可以扭轉過來的。
現實情況往往是,原配依然揪著小三打,看客依舊愛看女人扯頭花,渣男出軌再次隱身。
所以《好事成雙》這一劇情的發展,打破了男女關系的刻板印象。
更可貴的是,「原配小三聯手撕渣男」不是一句口號也不是一個噱頭,而是實打實的劇情發展——
江喜從被騙當小三到知三當三,是典型的惡女髮展,既想要渣男的錢,也要渣男的情,自然是被傷害到遍體鱗傷。
而我們的女主,林雙,清醒克制聰明,制造機會也要拉攏本該是仇人的江喜。
最后雙美合璧,開啟爽劇模式。
她姐欣賞《好事成雙》對女性互助這一概念的貫徹,沒有停留在口號,而是用劇情去推動。
坦誠地講,《好事成雙》很聰明,抓住了當下流量市場的密碼——女性主義。
但它的缺點也缺在這上面了——
太追求女性主義的理念,反而讓苦心塑造的女性角色失真,陷入了更嚴重的刻板印象。
這部電視劇完結后,不滿之聲不絕于耳,很多人都不理解——
林雙有隊友幫忙,有霸總撐腰,自己也非常清醒,怎麼最后在財產分割的問題上只要了150萬?
前情提要:林雙先前在財產分割上穩扎穩打,是可以勝利的,但前夫衛明卑劣無恥,直接用女兒威脅林雙,林雙在不得已之下選擇了150萬。
站在一個母親的角度,我們當然可以理解林雙的做法,但奇怪的是,明明吃虧了,劇情還在塑造林雙「清醒獨立」的大女主形象。
林雙一通操作讓大家迷惑:
難道清醒獨立就是不要錢只要撫養權嗎?獨立女性一定要清高在上嗎?為什麼前期鋪墊了那麼久的分割財產,一個「灰色收入」就讓女主吃大虧?
這種劇情讓人不得不想起前段時間的《一路朝陽》,女主的「獨立清醒」發言讓很多人都質疑這部劇宣揚的女性主義。
非常刻板的女性形象——「我不要男人的錢,因為我是獨立女性」,當時這段台詞直接惹惱了觀眾:
「這不代表她獨立,這是放棄她應有的權利,說明她蠢。」
這種劇情和林雙選擇150萬本質上是一樣的——
滿嘴都是「獨立」「清醒」,看似很進步,其實轉手就放棄了現實利益,只剩下廉價的自我感動。
兩部劇,都是打著女性主義的幌子,塑造失真的女性形象,讓原本有血有肉、有真情也有私心的女人變成完美無瑕、清高純粹的圣母,美其名曰:獨立女性。
然而150萬只是該劇女性主義營銷失敗的一個縮影,《好事成雙》到了后面,已經不是爽劇模式了,而是「神劇」。
林雙失婚后,重新進入職場,遭過困難也遇過貴人,倒也發展合理。
可就算她之前是985畢業的學霸女神,又憑什麼能在當了幾年家庭主婦后迅速成立科技公司?然后在幾個項目之后,一躍成為行業第一?
要知道女主所在的行業大佬云集,互聯網科技日新月異,等一個家庭主婦回歸職場,行業核心早就迭代了不知道多少個版本,哪里容得下一個新人坐頭把交椅?
這已經不是懸浮了,而是荒誕。
當然,站在現實角度來看,我們可以說不合理,但如果站在所謂的「女性主義」角度,你會發現這部劇的設定一直在討巧媚女——
林雙是計算機學霸出身,打破了理工科男生多的刻板印象;
家庭主婦返回職場成為行業第一,說明了女性潛力無限大;
林雙及其他女性的暖心劇情,體現了女性互助的真摯友誼。
理科女性、家庭主婦、女性互助、女性boss,所有的元素無視客觀現實也要堆積在一起,只是在縫合捏造一個迎合市場口味的人物形象。
但最諷刺的是,林雙從走出家庭到重返職場,自始至終都有霸總顧許的幫忙,這讓苦心塑造的很多討巧劇情瞬間成為了幻影——
「說好的大女主 ,最后還不是靠男人。」
這是現在國產現代劇的通病——
人人都知道女性主義是流量密碼,但人人只看見了流量沒有看見女性。
拋棄一切現實,只為塑造一個迎合大眾口味的女性形象,卻忽視了千千萬真實生活的女性。
所以每當有一部類似影視誕生,必然會招來「懸浮虛假」的批評。
若真看見了女性,就不會讓「她」成為明晃晃的營銷噱頭。
《好事成雙》有利有弊,希望國產影視可以看見「弊端」,塑造出一個真正得人心的女性形象,畢竟——
女性主義固然值得宣揚,但方向錯了,只會一敗涂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