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三大富豪,靠繼承岳父產業發家,家族坐擁264億美元資產

最近,許家印的日子很不好過,自從去年爆雷之后,不是被約談,就是在清盤,沒一個好消息。

今年7月,集團總部——香港恒大中心,正式對外標售。

2015年,許家印花了125億港元買下這座大樓,創下當時香港大額商廈買賣最高紀錄,好不風光。

如今,才短短七年,卻被李嘉誠以區區90億港元,抄底入標。

(許家印)

然而,就算是虧本買賣,許家印都沒機會做。

9月6日,恒大商廈被貸款方中信銀行接管,以資抵債。

許家印低拋落空,李嘉誠撿漏失敗,銀行被逼接盤,三方都很無奈。

作為曾經在許家印身上花過大價錢,與李嘉誠齊名的鄭氏家族,想必掌權人鄭家純,正暗自冒冷汗,幸虧抽身得早,沒被套牢。

2008年,許家印創業大成,準備帶領集團沖擊香港股市,掛牌敲鐘。

不料天意難測,碰上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堵住上市進程。

許家印抓耳撓腮,找王石幫忙緩解資金壓力,卻被無情拒絕。

好在朋友圈貴人及時出現,解他燃眉之急。

靠鐘表發家的英皇創始人楊受成,把他領到鄭裕彤身邊,陪吃陪喝陪打牌。

鄭裕彤很看好這個有為后生,帶著他跟劉鑾雄、張松橋等一眾港圈大佬玩「鋤大D」。

(劉鑾雄、許家印、鄭裕彤)

幾個月下來,許家印瘦了20多斤,牌技越發精進,成功完成使命。

在鄭裕彤的大力牽線下,他拿到科威特投資局、德意志銀行和美林等機構的5.06億美元融資,順利打通上市之路,迎來事業高峰。

鄭裕彤也憑此項投資,為自家寶庫再倒進一筐金幣,其人脈本事及商業眼光,由此可見一斑。

作為香港叱咤風云的商界人物,他與李嘉誠、李兆基、郭得勝并稱「四大天王」,來頭不小。

1925年,鄭裕彤出生在綢緞商人世家。

他本該繼承家產,當個不愁吃穿的富二代,卻因戰火,家道中落。

小學畢業后,他輾轉到澳門一家金行打工,解決安身立命問題的同時,順道把榮華富貴也一并拿下。

因為這家金行的老板,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準岳父。

托先人的福,鄭裕彤跟老板的女兒緣分天定,早由雙方家長指腹為婚。

他18歲跟金店之女周翠英完婚,31歲繼承岳父家業,成為周大福金鋪的掌事人。

(鄭裕彤和周翠英)

年紀輕輕,坐擁上萬身家,鄭裕彤沒有當攤手女婿,坐吃山空。

他首創四條九足金概念,重新定義黃金市場,讓周家生意在鄭氏帶領下發揚光大。

四條九足金,也就是現在常說的「千足金」,指含量為99.99%的黃金,幾乎沒有雜質。

在他之前,市面上的黃金一般只有兩條九,有些珠寶行甚至只有七八成色,純度較低。

鄭裕彤要打造足兩黃金的想法,不僅遭到同行擠兌,連內部員工都不支持。

你自個賣千足金,叫別家店情何以堪?提純成本太高,消費者會不會買賬?

違反行規又風險太大,吃力不討好的事,鄭裕彤卻非做不可。

他說:「高出幾十萬的成本,就當打廣告好了。」

那麼,這個廣告效果如何呢?

鄭裕彤力排眾議,花重金搞出了四條九足金。

不到兩年,在不用任何額外宣傳的情況下,周大福黃金名揚香港、澳門各大金店,連抵押店都對它另眼相看。

只要是周家鑄造的黃金,就會自動提高抵押價錢,因為知道這家的金子,絕對夠足。

鄭裕彤一舉打響名頭,實現百萬盈利。

接著,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女人的至愛——鉆石。

彼時,全世界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鉆石礦業公司是戴爾比斯,總部位于南非,壟斷全球市場。

經典廣告詞: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就出自這家之口。

鄭裕彤想做鉆石生意,必得跟這家攀上關系,拿到經營牌照。

然而,鉆石大王廖桂昌早已捷足先登,手握港區唯一一張入門卡,在業界獨自閃耀。

搞不來新的,那就想辦法整張老的。

恰逢其時,南非一家鉆石加工廠因經營不善,正覓新主接手,售價高得令人咋舌。

有意者眾多,卻被高價勸退,遲遲下不了手。

鄭裕彤賭上全部身家,又向外借貸,終于將鉆石廠收入囊中。

一家普通的加工廠而已,為什麼賣這麼貴?

因為值錢的不是這個廠子,而是它打包出售的10張戴比爾斯牌照。

經此一役,鄭裕彤瞬間超越廖桂昌,成為香港最大鉆石商。

巔峰時期,他家包攬全港三成鉆石進口量,成為新任「珠寶大王」。

鄭裕彤對鉆石的熱愛延續了很多年,曾以3530萬美元,拍下一顆507克拉南非裸鉆,極其罕見。

兒子鄭家純也繼承了父親的熱愛,在拍賣會上花4.9億,入手史上最大粉色鉆石,命名為「周大福之星」,很是高調。

2011年,集團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成為全球市值最大,且銷售額最高的珠寶公司。

在珠寶界混得數一數二之際,鄭裕彤慢慢走出周家的局限,開創自己的新事業。

五六十年代,尚未成年的鄭家純忙著學習,遠赴海外磨練。

鄭裕彤忙著圈地,從零起步,闖蕩房產江湖。

1970年,鄭裕彤和珠寶同行合作,成立新世界發展公司,涉足地產、基建、酒店、百貨等產業,商業版圖越做越大。

1982年,世界超一流的新世界中心落成,包括新世界酒店和麗晶酒店。

它宏偉豪華,成為香港地標建筑之一,入選世界十大酒店,每年利潤上億。

鄭裕彤的名號因此又多了好幾個:酒店大王,地產虎將,還有專屬霸稱:鯊膽彤。

虎父無犬子,有鯊魚膽的老爸,兒子自然也不會差。

鄭家純在加拿大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后,就回國進公司,直接出任剛上市的新世界集團董事,被寄予厚望。

來年,他又擔當公司執行董事,成為香港上市公司中最年輕的執行董事之一,妥妥的接班人配置。

1989年,43歲的鄭家純,從64歲的父親手里接過大旗,上任董事總經理,在繼承大統的路上再進一步。

(鄭裕彤和鄭家純)

此時的鄭裕彤,抱著臨退休前的欣慰和安然,準備好好在幕后輔佐長子。

他說:「早點交班,可以在旁邊看著。有問題、需要出馬時,還能幫到他。

若等自己不行了再交,出問題時就有心無力了。所以不要貪戀權位。」

鄭裕彤本來只是謙虛隨便說說,沒想到往后兒子真的闖下大禍,還真需要他復出救場。

初次實操期間,鄭家純確實干出過一些成績。

借著改革春風,鄭家父子先后北上,到武漢考察項目,進軍內地市場。

1991年6月,鄭裕彤在長江三峽附近流連忘返,一口氣簽下八個項目合約,大膽果決的性格,展露無遺。

兒子鄭家純也不示弱,三個月后故地重游,幾天時間定下六個協議,將投資額新增200億,豪氣初現。

但鄭家純卻說,父子倆的投資屬于穩健型:不是膽子大,關鍵是眼光準。

他信奉「高爾夫球」戰術:花很長時間瞄準目標,然后以快而狠的動作,最少的桿數、最短的時間,揮桿進洞。

鄭家純的得意代表作,是承辦擴建香港展覽中心,被他認為是「最成功的投資」。

為迎接香港回歸,政府部門準備籌建國際會議展覽中心二期,用于中英兩國交接儀式,意義重大。

當時市場經濟萎靡,地產行業不景氣,許多地產商不愿意花這麼多精力和金錢來搞「面子工程」,投標都不怎麼積極。

鄭家純看準這次時代契機,四處活動,光買地就豪擲1億港幣以表誠意,前后砸進去幾十億,歷時三年多完美竣工。

1997年6月30日晚,回歸儀式啟動。

被割占一百五十多年的香港,終于在五星紅旗緩緩升起,米字旗徐徐降落的威嚴國歌中,重回祖國懷抱。

鄭家純比親身參與交接的中國軍人還要緊張,激動地整晚睡不著。

這次市政工程的圓滿完成,成為鄭家純事業的高光時刻。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被評為「全球10大最佳工程」,為鄭家既賺到了錢,又贏得了聲譽。

可很快,鄭家純就把這些成果都敗光了。

鄭裕彤看著兒子辦成一件又一件大事,心中甚慰,沒事就跟劉鑾雄玩玩牌,和李嘉誠打打球,安享晚年。

他抱怨李嘉誠工作太努力,跟自己的時間搭不上。

李嘉誠早上8點多就要到公司,因此有時會約6點打球。

鄭裕彤很不滿意,那會自己還沒起呢。

等李嘉誠到公司忙了半天后,鄭裕彤11點才踱步進辦公室,也不用做什麼事,當個鎮守太歲就行。

正當鄭裕彤數落李嘉誠太辛苦,不如自己善于交班放權時,兒子多記坑爹重拳,讓他再也放松不起來。

(鄭裕彤和李嘉誠)

鄭家純獨掌大權,嘗到甜頭之后,出手更加果斷,大有超越鯊膽,吃了熊心豹子膽之勢。

他斥資數億港幣收購華美達酒店、永安集團等多家企業,又和服裝大王林百欣合資買進亞洲電視股份,很快債台高筑。

鄭家純的投資主張一向是放長線釣大魚,從不關注眼前利益,只看中長遠回報。

他經手的項目都是五年回報期限起步,強調要有耐心。

但商場如戰場,光憑穩如磐石的耐心,可打不了勝仗。

市場低迷,股市動蕩,根本等不了潛力股慢慢孵化變現。

眼看著家底就要被敗光,鄭裕彤打不好牌、揮不了桿,只得出山。

他賤賣掉大批物業,把亞視股份也轉售給林家,填補虧空,又披掛上陣,堅持了二十多年。

被鄭家拋掉的亞視,在林百欣兒子林建岳的經營操持下,日見好轉,年盈利1200萬。

同樣是兒子主導事業,一個虧得需要老爹出面收拾殘局,一個獨挑大梁,扭虧為盈,差別不是一般的大。

如果說鄭家純的收購策略只是「生不逢時」,沒有遇到好環境,還能勉強理解。

那麼,他跟父親朋友的前女友牽三扯四的行為,是無論如何都解釋不通。

跨入新世紀,素有「女星狙擊手」的劉鑾雄,忽然變了口味,對姿色上乘的鶯鶯燕燕沒了興致,反而對其貌不揚的知性女人來了感覺。

1970年出生的王穎妤,長得差強人意,但在劉鑾雄的過往獵艷名單里,肯定排不上號。

她能成功上位,擔當劉鑾雄的新任女友,全憑一身才華。

王穎妤,比劉鑾雄小19歲,比鄭家純小24歲,律師世家出身,家境富足。

她23歲拿到中英雙重律師資格證,進入劉鑾雄的華人置業當助理。

當著當著,辦公地點就從辦公室,轉到了私人臥室。

劉鑾雄帶著她出席各大名流宴會,結識了鄭裕彤。

鄭裕彤對這個談笑自若,情智雙商在線的后輩很欣賞,覺得是個人才,卻不想是個禍害。

后來,劉鑾雄按照本性,移情別戀,看上王穎妤的閨蜜呂麗君,揮揮手想分手。

王穎妤可不是省油的燈,開口2億分手費,遭劉鑾雄翻臉拒絕。

兩人見報開撕,互相揭短,爆料一波又一波。

(劉鑾雄和王穎妤)

這時候,鄭裕彤站出來,一面勸忘年交劉鑾雄「不要欺負女孩子」,一面讓王穎妤差不多得了,好聚好散,平息了這場愛情鬧劇。

鄭裕彤沒想到,自己剛剛勸走的兄弟女友,轉頭就要來當自家兒媳。

鄭家純繼承老爸的基業,干得不怎麼出色,接手劉鑾雄的女友,倒是得心應手。

他很快播種成功,跟王穎妤生下兩個兒子。

鄭裕彤恨鐵不成鋼,被問到如何看待這位新晉兒媳時,一臉怒色,轉頭就走。

反觀正妻葉美卿倒是很大度,表示只要鄭家純不把小三帶進家門篡權,啥都好說。

似乎豪門太太都有過硬的忍耐本事,完全能做到睜只眼閉只眼。

老公不爭氣,還得靠孩子。

鄭家純和葉美卿生有三子一女,隨便選一個,都能干過外面的野孩子。

2007年,趁兒子忙著跟小王膩歪,鄭裕彤任命長孫鄭志剛為集團發展執行董事,第三代傳人提前上位。

鄭志剛,1980年出生,只比「二媽」小10歲。

他哈佛大學畢業,手握東亞研究文學士學位,到日本進修文化課程,酷愛藝術,很有想法。

進入家族企業兩年后,他獨創「藝文商社」發展模式,將藝術、人文、自然元素相結合。

在大環境慘淡的局勢中突出重圍,創立了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個藝術購物中心」的K11機構,為發展了五十多年的家族企業注入新活力。

(鄭家純和鄭志剛)

兒子聰明能干,女兒也不遑多讓。

1981年出生的鄭志雯,持有哈佛應用數學學位,主修經濟。

自2009年起,她就被委任為集團酒店業務負責人,監管多家旗下公司,羽翼漸豐。

2012年,她與鋼鐵大王龐鼎元之孫龐建貽成婚,兩大家族聯姻,做大做強。

這一年,87歲的鄭裕彤正式宣布退休。

雖然親兒子不給力,但鄭老還是給他留了面子,沒有直接隔代傳位。

鄭家純升任為主席及執行董事,仍然占大頭,只不過配了兩個強力候補,以備不時之需:

孫子鄭志剛兼任聯席總經理,孫女鄭志雯任執董。

鄭裕彤安排好了一切,回家陪老婆、享清福,偶爾旅旅游,度過了人生最后四年時光。

2016年,鄭裕彤病逝,享年91歲。

在父親訃告中,鄭家純斗膽把兩個私生子的名字加了上去,認祖歸宗。

過渡階段很快過去,該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總歸要還回去。

2021年5月,鄭家純辭任董事會主席,交由鄭志剛接任。

在二十年前的一次采訪中,鄭家純被問到,在父親如此高的成就下做事,會不會有壓力?

鄭家純的回答稍顯佛系:盡量去做就行,不一定要成功,關鍵是好好做。

他還說做生意不能心太軟,但偏偏自己就是個心軟的,尤其感情方面。

所以,雖然他從小受父親熏陶,想要當一名成功的商人,但結果表明,確實還差些火候。

相較之下,兒子鄭志剛就更具創新探索精神,特立獨行,很有掌舵者的魄力。

鑒于香港居住用地日益緊張的問題,鄭志剛豪邁宣布與非盈利機構合作,以象征性的1元港幣租金,捐出自家28000平方尺地皮,用于興建社會房屋,贏得民生好感。

趁服裝品牌佐丹奴連年虧損,市值驟降時,鄭志剛出資20億,拿下2000多家門店,將其私有化,拓展多元產業鏈,親自掛帥新公司董事。

傳統賺錢領域,都被前輩開拓得差不多了,鄭志剛又把目光轉向自己的特長——藝術。

他親手創辦的K11藝術公司,開業第一年就實現盈利。

在疫情最嚴重時,公司銷售額依然穩定增長,跑贏香港零售整體表現。

(鄭志剛)

他帶頭籌備復建曹雪芹故居紀念館,弘揚中國文化,尋蹤傳統工藝,獲大批紅樓迷怒贊。

他請動好友周杰倫,親自為展覽設計場景布置,忽悠來周董私藏的演出服、古董鋼琴,精準拿捏年輕人喜好,牌面十足。

他計劃用十年時間翻新香港星光大道,建造更多港味地標,與世界文化接軌,打造中外文化交流中心,野心不小。

2022年9月,鄭志剛榮獲「法國國家功績榮譽勛章」,以表彰他在促進中國和世界文化交流方面的努力。

如今,鄭氏一族,在大佬打江山,小輩守江山的三代努力下,躋身香港富豪榜前三位,坐擁264億美元身家,風光依舊。

(鄭家純、鄭裕彤、鄭志剛)

想當初,鄭裕彤在海南花18億買下6塊地皮,本想開發建房賺點小錢。

但身處異地,不便監工,就一直擱置。

十年后,他身體抱恙,把家業交給鄭家純打理,安心休養。

鄭家純老實巴交,覺得這些地皮閑在手里太浪費,就以86億友情價,轉手賣給了正如日中天的許家印,凈賺68億。

順帶把集團一些項目,也打包給了許家印,套現百億走人。

鄭家因此陰差陽錯,在即將到來的漩渦中及時抽了身。

商場中,有時錯失了機遇,不過只是少賺一點而已。

可一旦下錯賭注,就會輸得分文不剩,難以翻身。

雖說富貴險中求,但個人也好,家族也罷,唯有穩中求進,才能長久立于不敗之地。

關注我或者點贊、評論、私信我,互相探討學習,一起努力蛻變,成為更優秀的人。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