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一次見同父異母的兄弟,成龍:雖然有血緣關系,就不親
2013年8月31日,安徽省蕪湖市房橋村,一位國際巨星要造訪村里的消息不脛而走。
雖然這個偏遠的小山村沒多少人追星,但聽說是國際巨星,十里八鄉的村民都紛紛趕來一睹巨星的真容。
成龍回安徽老家
一大早,房仕德、房仕勝兩兄弟就起來開始做準備了,昨晚他們激動的一夜未眠。
因為這位巨星不僅是在香港娛樂圈叱咤風云的成龍,更重要的是,他是兩人同父異母的弟弟。
這次是他們73年第一次相見,血脈相連,怎能不失眠?
中午時分,幾輛商務車緩緩駛進村里。十幾個保安加上二十多名隨從人員,簇擁著從車上下來的成龍。
成龍回鄉祭祖
房仕德、房仕勝站在迎接的人群最前面,緊張地搓著布滿老繭的手指。
「大哥好!二哥好!」成龍事先看過照片,自然一眼認出二人,主動打了招呼,禮貌又不失尷尬。
「歡迎,歡迎,快回家吧!」不善言辭的房仕德對這位陌生的兄弟不知所措,不想在村民面前失態的他,只顧把成龍往家里領。
「今天我來的主要目的,一是想了老爺子的心愿,葉落歸根,入土為安,二是拜祭一下先祖,好認祖歸宗。」
房仕德連連點頭。祠堂里,他小心翼翼的捧出父親房道龍生前親自修繕的族譜。
這一本族譜,也將身份、地位、經歷、成長環境大不相同的三個人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
房式族譜
而兄弟三人的身世也要從他們的親生父親房道龍說起。
父子分離,重組家庭
1914年,房道龍出生于安徽省蕪湖市一個商賈世家,他的爺爺是當地小有名氣的商人,從小自是不愁吃穿。
房道龍的父親為了培養愛子,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舉家搬往南京,并把他送入私塾學習。
奈何房道龍從小比較頑劣,對學習一點不感興趣,反而癡迷中國功夫,成天舞槍弄棒。
眼看著房道龍對學習不開竅,父親只能托人把他送進了一家布行當學徒,日后好繼承家業。
然而,一心撲在中國功夫的房道龍并沒有領會父親的用心良苦,學經商的路又沒走通。
後來,房道龍的父親找到了朋友顧祝同,把房道龍送進了部隊,這次總能發揮他的特長了。
果然,當了兵的房道龍如魚得水,很快就受到上面的器重,成為了國民黨軍統戴笠手下的一名特工。
好景不長,國內爆發戰爭,南京淪陷,房道龍的父親和姐姐也在混戰中丟了性命。
生逢亂世,保命成了重中之重。
1937年,房道龍便帶著幸存的家人逃回了安徽老家,并經人介紹,同鄰村一尹姓女子結婚,于1940年和1946年分別生下兩個兒子,取名房仕德和房仕勝,遠離戰爭,一家四口總算穩定下來。
房仕德和房仕勝兄弟
可惜,妻子身體不好,久病纏身,為了照顧妻兒,房道龍到處打聽賺錢的門道。
有一次,房道龍和鄰居聊天時,聽聞香港是一個遍地黃金的地方,只要有頭腦,踏實肯干,準能淘到一筆金回來。
一顆不安的心又躁動起來,房道龍很想去香港見見世面,賺點錢改善一下家里的環境。
于是跟妻子商量后,1947年,房道龍動身去了香港。
不久后,房道龍返回安徽看望妻兒,第二年,妻子不幸去世。
1950年,36歲的房道龍看著自己破敗的家和兩個幼子,仍對香港的生活念念不忘。
加上他曾經在國民黨軍隊的身份比較敏感,怕連累家里人。思慮再三,房道龍把兩個兒子托付給了鄰居,去了澳門。
只是這一次,他竟一去不返。
房道龍
而10歲的房仕德和4歲的房仕勝接連失去父母的照顧,生活很是艱苦。兄弟倆為了謀生,一度過上了乞討的生活。
澳門這邊,房道龍的生活也不盡如人意。雖然港澳環境比村里好很多,但是富有的都是本地人,像他這種外鄉人想要立足,簡直難上加難。
後來他又輾轉來到香港,找到了一家茶餐廳幫廚的工作,并在這里認識了同來自安徽的陳莉莉。
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巧的是,陳莉莉也是單親家庭,老家有兩個女兒,只不過她比房道龍更早來香港打拼,也有了香港戶口。
同病相憐的兩人日久生情,很快就辦了結婚手續。房道龍為減少麻煩,隱姓埋名,改名陳志平。
1954年,夫妻倆生下一子,取名陳港生,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成龍。
幼年成龍和父母
後來,他們舉家搬到澳洲定居,房道龍為了維系家里的和諧,早已將老家的兩個兒子拋之腦后,一心一意栽培身邊的小兒子。
小時候的成龍也繼承了父親調皮搗蛋的性格,不愛學習,活潑好動,酷愛中國功夫。
房道龍看出成龍骨子里有自己的模樣,就帶他返回香港,拜京劇名伶于占元為師,希望他能靠自己的天賦闖出一片天地。
年輕時的成龍
成龍自不負期望,憑著一股倔強和果敢,從龍套、替身、演員、導演、制片、編劇,一路往上爬,在香港電影發展的黃金時期,爭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此后,他又趁勢向好萊塢進軍,最終成就了國際上響當當的功夫巨星「成龍」。
眼見父慈子孝,家業安穩,房道龍是否還能記起老家的兩個兒子呢?
父子相認,吐露秘密
都說年紀越大,越容易回憶往昔,懷念過去。
已近古稀的房道龍終于想起自己在安徽老家還有兩個兒子。出于父親的愧疚之情,他決定瞞著家人私下尋找這兩個兒子。
好在房仕德和房仕勝一直沒有離開老家,雖然日子艱苦,他們還是靠乞討、打零工跌跌撞撞長大了,并在六七十年代趕上好政策,被分配到工廠做了工人。
有了穩定的經濟來源后,兩人都成家立業,生兒育女,日子總算有了點希望。
但是,他們也從來沒有放棄對父親的尋找,盡管希望渺茫。
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
但是在通訊設備還不發達的年代,尋人只能靠書信,房道龍也寫了很多封信寄往老家。
也許是老天眷顧,當時老大房仕德離開工廠,找了一份村里郵差的工作。有一次,他拿到一份無人認領的信,收件人正是他和弟弟房仕勝的名字。
失聯了三十多年的父親,終于有了音訊。
1985年,在房道龍的安排下,父子三人在廣州的一個酒店相見。
父子相顧無言,只有彼此惦念。
當年父親離開時,房仕勝只有2歲,對父親一點印象也沒有,長兄如父,他只把大哥當父親。面對眼前這位71歲的老人,他有的只是恭敬。
而房仕德對父親是有印象的,當時他已經10歲了,童年與父親的點點滴滴歷歷在目,包括父親走時他撕心裂肺的挽留。
房道龍和房仕德夫婦合影
往事隨風去,對親人的思念勝過怨恨,房氏兄弟只想珍惜剩下跟父親在一起的日子。
這次除了敘舊,房道龍還跟兄弟二人吐露了一個秘密。
「妳們在香港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弟弟,他是一個大明星,叫成龍。」
「但是我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想要妳們答應」,房道龍突然嚴肅起來。
「成龍從小就在娛樂圈摸爬滾打,能有現在的成績挺不容易的。妳們不知道,娛樂圈的水很深,稍不注意就能身敗名裂。他現在是一個公眾人物,時時處處都得小心,希望妳們永遠都不要去打擾他,也不要讓外人知道他與妳們的關系。」
兄弟二人面面相覷,他們不追星也不關注娛樂圈,既然父親把這件事說得這麼嚴重,對于這位從未謀面的兄弟,或許這輩子也不會有什麼交集。
于是他們遵從了父親的囑托,答應守住這個秘密。
要不是後來發生的一件事,他們可能會永遠把這個秘密爛在肚子里。
此后,房道龍常常借散心回安徽看望兩個兒子。趁著在老家小住的日子,宗族思想傳統的房道龍還自費重修了房氏族譜,并把成龍的名字也寫了上去,取名「房仕龍」。
房道龍和老家家人合影
那時成龍時常泡在劇組里,對父親認子的事并不知情。
有一次,成龍無意中翻到一封來自大陸的信,信的開頭就讓他一頭霧水:「親愛的爸爸,陳志平先生......」
房道龍恰巧經過,一把奪過信,說了句,「沒什麼事,妳不用管」,就獨自走開了。
對于父親的過往,成龍還是尊重的,他也沒有再追問,他相信父親愿意的時候自會告訴他真相。
房道龍和成龍
這邊,跨越了大半個世紀,再次相見的父子三人,更加珍惜彼此相處的短暫時光。
只不過,隨著房道龍年紀越來越大,他愈發經不住往返中國和澳洲的顛簸。
更多時候,父子三人只能靠電話聯系。
2001年,87歲的房道龍患上了前列腺癌,生命隨時進入倒計時。
出于對兒子的虧欠,也想給成龍留下一脈宗親,房道龍把真相和盤托出。那時,成龍才知道自己原來姓房,還是房玄齡的后代。
房道龍采訪
然而他成名已久,不方便改回原姓,就在2004年高調宣布,將兒子的姓改回「房」,以示認祖歸宗。房祖名改名半年后,還發布了自己首張同名專輯《房祖名》,可見對自己的族姓非常重視。
房仕族譜
自此,隱藏了四十多年的身世被公諸于世,成龍也慢慢接受,只是不想自己的家事成為大眾茶余飯后的談資,他對兩個哥哥也沒有過多表示甚至見面。
雖然房道龍叮囑過他,如果自己身故,不要忘了這兩個哥哥,要時常回老家走動。
成龍還是猶疑,該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素未謀面的兄弟呢?
兄弟相見,一波三折
自2001年房道龍患癌后,就再也沒有返回過安徽老家,甚至房仕德多次撥打那個熟悉的電話號碼,也再無人接聽。
61歲的房仕德和55歲的房仕勝陷入絕望,難道自己又一次被父親拋棄了嗎?
2008年,94歲高齡的房道龍大限已至,在澳洲去世。
在外地拍戲的成龍緊急趕往澳洲料理父親的后事,沒顧得上通知老家的哥哥。
而房仕德和房仕勝看電視時才得知父親去世的消息,悲痛欲絕的兩人很想去送父親最后一程,卻不知如何聯系成龍。
房道龍去世
心急如焚的兩人,只能打破與父親的約定,托媒體轉述,稱自己是房道龍的兒子,希望成龍能夠看在兄弟一場的份上,讓自己去參加父親的葬禮,并表示「不會花成龍一分錢」。
當時有許多媒體報道,但大多持懷疑的態度,來自農村的兩個人在如此特殊時期跟成龍攀親戚,莫不是另有所圖?
這讓房仕德非常氣憤,如果想爭家產,他們大可以在父親在世時提出補償要求。如今父親離世,他們只不過想以兒子的身份盡一下孝,卻被媒體惡意曲解。他們第一次感受到輿論的壓力。
可惜成龍方沒有作出回應,房仕德和房仕勝最終沒能參加親生父親的葬禮。
他們只能在家里擺上父親的遺照,朝著香港所在的方向跪拜,用這種方式祭奠父親。
房仕德祭拜亡父
父親的葬禮沒去成,希望落空的房仕德有生之年還有一個心愿,就是希望成龍能帶著父親的骨灰回老家安葬,葉落歸根。順便兄弟三人也能見一下,了卻此生遺憾。
2012年,72歲的房仕德客串了江蘇衛視的《非常了得》,這是一檔辨別嘉賓身份真假的節目,剛好可以借機重申自己跟成龍的關系。
房仕德上節目
節目中,房仕德展示了房氏族譜,上面清清楚楚地寫著:房道龍與原配生有兩子,房仕德、房仕勝;在香港生有一子房仕龍,現名成龍,兒子房祖名則為房淑名。
房仕德在節目中喊話:希望弟弟能回老家安徽看一看,兄弟三人能夠一起吃個飯,合個影,這樣他就算死也能瞑目了。
房仕德的真誠感動了很多人,再也沒有人說他是騙子了。
也許是喊話有效,第二年,在橫店拍戲的成龍果然帶著一群人來到安徽蕪湖,也就有了開頭的場景。
但是,成龍并不想大肆宣傳,兄弟三人只吃了一頓飯,成龍就匆匆離開,他也只帶了自己的簽名照和一些紀念品分給了大哥二哥的家人和鄰里。
這是房家三兄弟的第一次聚首,同時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一次相聚。
成龍曾在采訪中說:「第一次見面,雖然有血緣關系,就不親。」
成龍采訪
俗話說,親不親,一家人,打斷骨頭連著筋。
更何況,房仕德和房仕勝從沒有想過跟成龍有任何利益瓜葛,只是受血濃于水的牽絆,畢竟血液里流淌著同樣的血。
如今,已經82歲的房仕德和76歲的房仕勝早已退休,兩人拿著微薄的退休工資過著清貧的日子。與之相比,68歲的成龍仍然是享譽國際的一線明星,兄弟三人的現狀可謂天差地別。
成龍
很多人都奇怪,成龍這麼有錢,就不能拿出一點接濟一下兩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嗎?
且不說成龍愿不愿意接濟,就算他肯接濟,兩位哥哥也不會要他的錢。樸實的兄弟倆在艱難歲月頑強長大,他們再也不愿意過小時候那種乞討的生活。
大哥房仕德也多次對外提及,他雖然過得不富裕,卻有吃有穿,還沒到需要弟弟接濟的地步。
人活一世,總歸要靠自己的雙手吃飯。
寫在最后
作為演員,成龍無疑是成功的。但在處理親情方面,在外人看來,總是缺少一點人情味。
不管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哥哥,還是自己的私生女「小龍女」。
成龍私生女「小龍女」
有網友評價他,「把多情留給了女人,把無情留給了親人」。
但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兄弟三人的成長都缺少父親的陪伴。
當年成龍也是一個人在戲班長大,成天跟半大小子混在一起,從早到晚辛苦練功,獨自照顧自己的飲食起居,被同門師兄欺負也是常有的事。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相比有血緣但從未在一起生活過的兄弟,成龍更看重跟自己相伴長大、相互扶持的兄弟,比如「七小福」里的元彪、元華等,因在娛樂圈德高望重,很多后輩都尊稱他為「成龍大哥」。
七小福
但是不管成龍如何對待兩位哥哥,三兄弟之間的血緣聯系是永遠也斬不斷的。
有句俗語: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不在,兄弟姐妹就是親戚。
從小到大,兄弟三人只有一個共同的父親,卻沒有一個共同的家。
既然不能獨處一室,互不打擾,各自安好,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只是不知道在有生之年,兄弟三人能否再次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