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針就能殺死癌細胞,這種療法可真神奇」,術后,李大爺感嘆道。
今年69歲的李大爺,6年前被確診為直腸癌,之后在當地醫院進行了根治性手術,沒想到術后不到1年,腫瘤就出現了肝轉移。在治療中,他切除了右半肝。本以為這次可以萬無一失了,沒想到2年后腫瘤再次復發,出現了多處轉移。
李大爺在當地醫院接受了多種治療,靶向藥物、射頻消融、放療等,結果均不理想,治療一時間陷入了瓶頸。最終,在多學科會診下,醫生建議為李大爺進行肺部腫瘤冷凍消融術,也就是氬氦刀技術,該療法是一種純物理微創治療方法。
陷入絕望的李大爺,本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接受了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手術共進行了2小時,術后第二天李大爺就出院了,之后的復查顯示體內腫瘤明顯縮小,活性也消失了。也就是說,打了一針的李大爺,成功戰勝了癌癥!
自從李大爺的癌癥被治愈后,就一直向身邊的朋友介紹「凍死癌細胞」這種療法到底多有效!
當腫瘤細胞在溫度下降到-4℃~-21℃時,外周會形成冰晶,細胞開始脫水損傷。溫度下降到-40℃時,細胞內也會形成冰晶,這是細胞死亡的臨界溫度,一旦出現更低的溫度,腫瘤細胞就會很快走向消亡。
所謂的一針「凍死」癌細胞其實是一種名為冷凍消融治療腫瘤的技術。該技術是在腫瘤內部急速注入氬氣,腫瘤組織內部的溫度在十幾秒內會冷凍到-120~195℃。相當于把腫瘤組織凍成了冰球,在注入氬氣的同時還會讓冰球迅速升溫,在冰晶瓦解的同時腫瘤也隨之消亡了。
氬氦刀冷凍不僅能治療小腫瘤,對于直徑>5cm、數量較多、靠近大血管腫瘤也能有效治療。相對而言,該技術應用在實體瘤時療效較好,一些不愿意進行手術、年齡大體虛、以及失去手術機會、腫瘤復發轉移的患者,也可以選擇進行治療。
那冷凍消融術是否可以取代目前常見的放化療、手術切除腫瘤等癌癥治療方式?
對此,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腫瘤中心主任醫師廖正銀表示:冷凍消融術目前還不能取代外科手術,它最大的優勢是微創。作為一種治愈性治療,它對于早期的肺癌和肝癌等可以達到治愈效果,而作為一種姑息性治療方式,則可以幫助緩解患者癥狀。
癌細胞其實和人一樣,除了怕冷,也會怕熱,有研究表明癌細胞所處的溫度到50℃時會出現熱損傷、55℃時會出現膠原蛋白變形、溫度超過60℃時癌細胞內的線粒體、RNA等重要結構都會被破壞,癌細胞也隨之開始壞死。
癌細胞除了被「凍死」,還可以被「燙死」。這種技術被稱之為熱消融術,是利用加熱產生的生物學效應,直接讓腫瘤細胞發生不可逆損傷、凝固性壞死的原位滅活技術,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還能很大程度保護正常組織。目前常用的熱消融技術有射頻消融、微波消融兩種。
射頻消融的原理是在CT.引導下,將射頻電極精準穿刺到病灶內,之后在高頻交變電作用下,讓腫瘤內部產生熱生物學效應,達到「燒」死癌細胞的目的。
射頻消融適用于可精準定位的肝臟腫瘤、甲狀腺結節、肺結節、直徑<3cm的腫塊、早期不適合手術的惡性腫瘤以及晚期的部分惡性腫瘤患者。
微波消融技術是利用300MHz-300 GHz的電磁波,在高頻能量場作用下,讓腫瘤內部極分子反復快速取向轉動、摩擦生熱,誘導腫瘤細胞組織蛋白變性凝固、細胞染色體畸變,令癌細胞死亡。
微波消融技術適用于原發/轉移性肝癌、肝癌腎上腺轉移/骨轉移、腎癌、乳腺癌、甲狀腺癌以及肝臟大血管瘤等。
不少腫瘤患者一聽說化療,都會感到恐懼,甚至有一種說法稱「千萬別化療,一化療人就沒了」,那化療到底是不是真的這麼可怕?
目前,化療仍然是治療癌癥的主要手段之一,與手術、放療一起被譽為癌癥治療的三大手段。
化療手段可以抑制無法手術的晚期癌癥患者的癌細胞生長,但由于化療藥物沒有識別好壞細胞的能力,所以常會誤傷正常細胞,帶來脫發、嘔吐、腹瀉、惡心、貧血、皮疹等副作用,讓癌癥患者的身體更加虛弱,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認為化療會加速死亡的原因。
事實上,化療后存活的時間長短,與多種因素相關,如腫瘤的惡性程度、分期、發病位置以及患者對化療的敏感性等,都會影響到化療的結果。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潘戰和表示,確實有部分癌癥患者不建議化療。一是本身生命長度已經不足3個月的終末期癌癥患者,此時化療也無濟于事,只會徒增患者的痛;二是患者本身身體素質較差,難以耐受化療所帶來的副作用,盲目化療反而容易縮短生存期。
現階段臨床上有許多治療癌癥的手段,對于確診患癌的患者而言,一定不要輕言放棄。要積極去專業的醫院聽從醫生建議,積極進行治療。
參考資料:[1]《這些治癌「利器」擁有癌細胞最怕的兩個「溫度」》.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2020-11-06[2]《【探究竟】快速「消滅」腫瘤的射頻消融術是什麼?》.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2021-09-03[3]《化療是一種什麼感覺?專家給癌癥患者化療的十個建議》. 浙江省腫瘤醫院 2022-06-1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