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懿傳》中,不管是安靜通透的如懿,還是溫婉可人,一心撲在皇帝身上的意歡,還是嫵媚的金玉妍,都各有各的的美。但是在《如懿傳》中,一出場便驚艷到皇帝,讓皇帝一下子生出掠奪之心的,便是那位著名的香妃,寒香見了。
自寒香見出場后,皇帝便一心撲在她身上,即使她不問不答,如同一座冰山一樣,皇帝也毫不在意,認為這是跟后宮女人不一樣的冰山美人,是如此得與眾不同。
但是,就算皇帝為寒香見做出了許多荒唐的事,有些是從未有過的事,小編始終認為,如懿才是皇帝心頭不可放棄的那個人,是「暮然回首,那人還在燈火闌珊處」的心頭「蚊子血」。
年少深情與見色起意不同
第一:如懿與皇帝是青梅竹馬,從小在深宮長大的如懿是皇帝心頭的白月光。在皇帝還是王爺時,皇帝便想讓如懿做她的正妃。雖然最終被富察皇后截胡,但是,他們都是彼此的最初。
年少相遇,青梅竹馬,暗生情愫,互相傾心,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明媒正娶,百年好合。如懿與皇帝得少是美好,是他們之間感情最堅實的基礎。及時是后宮之間的相互爭斗,如懿被打入冷宮,皇帝在心里最深處的那一塊位置,始終都有如懿。
富察皇后死后,皇帝堅決的讓如懿登上后位,就是那一句「這高處,孤單得很」,讓如懿應該沖破流言,即使知道后面有許多種種磨難,也勇敢面對。
但是,隨著皇帝逐漸剛愎自用,很多東西都變了。寒香見的出現,使皇帝的野心和欲望膨脹
及時人人阻攔,也堅持他的決定。
皇帝最忘不掉的只有如懿
第二:在《如懿傳》后段中,皇帝因為一些莫須有的懷疑,如凌云徹和皇后之間的關系,令妃的離間,都讓皇帝對如懿不放心。如懿心寒至極。在斷發那場[高·潮]之后,如懿便與皇帝一刀兩斷。及時是后面皇帝認識到自己錯誤,心底愧對如懿,有心彌補,也難以挽回。
如懿被關在冷宮后,便知道自己得了肺癆,且將不久于人世。最后她在容佩安靜的陪伴下,靜靜地走了。
皇帝一早醒來知道如懿歿了之后,心頭巨震。一下子又彈回了床上。他不相信,
他在下定決心好好彌補后,如懿就這樣走了!
全劇的最后一幕,皇帝已步入古稀之年,他拿出如懿的斷發,將自己的一縷頭髮剪下,放在一起。我們都知道,結發為夫妻,白首不分離。這是皇帝最大的心愿了。
綜合以上來看,皇帝最愛的,還是如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