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春晚,全國觀眾見證一個「奇跡」。
而這個「奇跡」的創造者,就是「魔術大師」劉謙,因為這個「奇跡」,劉謙一炮而紅,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存在。
只見在舞台上,董卿站在劉謙的旁邊。
隨后,劉謙拿出了杯子和雞蛋,并讓董卿去確認,這就是我們日常的雞蛋無疑。
劉謙一句:我要將這枚硬幣,放到玻璃杯里面的雞蛋中。
話落,讓全場的觀眾都震驚不已,董卿還在一邊說:大家伙千萬別眨眼。
緊接著,劉謙一句:接來下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
只見劉謙拿著硬幣雙手合并搓幾下,打開雙手時,硬幣不見了。
都在大家感到疑惑時,劉謙不緊不慢地說:如果成功的話,硬幣就在雞蛋里。
為了驗證魔術的成功,董卿是將雞蛋打開。
硬幣確確實實就在雞蛋里面。
一時間,整個春晚現場都響起了掌聲,電視機前的觀眾,也還在震撼中。
這段魔術表演,驚艷了全國觀眾,劉謙成為了「魔術大師」,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
劉謙的成功,來源于春晚,但消失也是因為春晚。
因為春晚舞台上的精彩表演,有人質疑董卿是不是托,這神奇魔術是自導自演的欺騙,還有人說,成名后的劉謙,跪拜了日本天皇。
甚至在2013年春晚王力宏事件,都將劉謙推入到了輿論的漩渦。
自此,劉謙淡出了大眾視野前,更是有人傳出了他是被「封殺」了。
直到在《吐槽大會》,劉謙自我調侃:
「很多人說,劉謙身邊沒有董卿是不能變魔術的,我今天就要證明這句話是對的。」
從一夜成名到罵聲一片,劉謙都經歷了什麼?
他為何墮落了?背后的故事遠比你想得要惡劣。
01.
劉謙走上魔術這條道路,完全就是偶然。
7歲的時候,他路過一個魔術道具柜,只見里面的阿姨將一枚硬幣放到手絹中,抖動了幾下,就掉落在了前面的桌子上。
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小魔術,卻給了劉謙很大的震撼以及好奇,他開始癡迷上了魔術。
自此,他成為這個阿姨的忠實粉絲,每每在表演完,他都會很好奇的對著阿姨刨根問底。
但魔術畢竟是魔術,哪里還會告訴你真相的原理。
為了能夠搞清楚,他去買了很多魔術相關的書籍,默默地在探索這片未知的海洋。
不僅如此,了解了一些原理后,他又去那個阿姨面前,有模有樣的學了起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
他能夠表演出一些小魔術,在學校里,也是深受身邊同學的驚嘆,那羨慕的眼光,讓劉謙更加動力十足。
在一次次的魔術練習中,劉謙也不是順風順水的,還歷經過很多的失誤。
但他仍舊是不知疲倦地去練習,只因為他想要在更大的舞台表演。
而在學校,劉謙靠著一手生嫩的魔術表演,儼然成為了學校的風云人物。
隨后,已經在學校積攢了底氣和信心的他,開始去參加比賽。
12歲那年,他參加了少年魔術大賽。
他沒有專業的老師指導,更是沒有齊全的道具輔助,在這個幾百人參賽的舞台上,他沒打算自己能夠獲得冠軍,只是想要不負自己的期望,實踐多年來的努力。
甚至在表演完后,就打算回家的,但著名的魔術師大衛科波菲爾叫住了他,將獎杯遞到他懷中。
這一刻,他才相信自己竟然摘得了冠軍。
面對大衛科波菲爾的贊揚,他感覺飄起來了,也奠基了他的魔術道路。
02.
一邊上學,一邊擺弄魔術。
對于魔術的癡迷,還被老師收掉過所有的道具。
大學的專業是日文,在畢業后,他找不到工作,只好將愛好當成了職業。
于是,一個「魔術大師」就這樣誕生了。
在魔術的道路上,劉謙輝煌過,低迷過,興奮過,失望過..........
登上過最大的舞台,也遭受過最大的質疑。
他的魔術路,是在上海的街頭。
大學畢業后的他,選擇去了上海街頭表演。
2001年,他參加了魔術比賽,在這個舞台上,獲得了一個重量級的獎項銅獅獎。
這時候,他才苦盡甘來,飄蕩了這麼多年,終于有了迎來了收獲。
因為那優秀的表演,也是讓舞台下的何晃杰看中。
何晃杰,是一個電視制作人,但也是愛好的癡迷者。
魔術,讓他們成為了知己好友。
為了能將魔術發揚光大,他也是為劉謙量身打造了一檔節目《魔星高照》。
在這個節目上,劉謙也是小有名氣起來。
對于魔術,曾有人說了這樣一句話:
唱歌唱不好還是歌手,跳舞跳不好還是舞者,魔術變不好就不是魔術師,是小丑。
確實,要是沒有掌控好,那就會成為眾人的笑柄。
而在一次魔術表演時,他的節目是逃生術。
當時是被鐵鏈困在一個布袋,放進箱子中,箱子里有定時炸彈。
在那個時候,因為出現了失誤,他被鐵鏈卡住了,幸好最后他掙脫出來了,才幸免于難。
對于這件事情,他在魯豫采訪時,也被魯豫問道:要是出不來怎麼辦?
劉謙風輕云淡的說:那就真的爆炸了,人也真的在里面。
有誰知道,在這風輕云淡的背后,是那一次次的艱苦訓練,以及他的執著。
因為在節目上,劉謙就積累了一定的名氣,這才讓春晚劇組發出了邀請。
面對這個邀請,劉謙也是很為激動,但給他準備的時間不多了。
起初,他是想要搞一些震撼的場面,比如憑空變出一輛車之類的。
但在排練的時候,劉謙的小道具表演,也同樣讓人感到震撼,更是讓人有一種親切的感覺。
為此,導演也是臨時換了節目。
03.
2009年的春晚,劉謙帶著雞蛋、橡皮筋、杯子、硬幣上台,在短短的八分鐘內,表演了三個魔術。
這三個魔術,也是給人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的震撼。
盡管大家都知道有魔術這個東西,但卻從來沒有人在春晚的舞台上表演,劉謙的精彩表演,也是掀起了一股魔術風潮。
那句: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
也是成為了劉謙的標志性台詞。
短短的八分鐘,讓劉謙一舉成名,成為了家喻戶曉的魔術大師。
代言、節目、巡演等等,他無疑成為了頂流。
這突如其來的成功,讓劉謙也是措手不及,改變了他原有的生活軌跡。
在劉謙爆紅的背后,也是離不開何晃杰,因為是他讓劉謙明白了,魔術和電視結合起來。
劉謙表演時,會向觀眾證明,道具沒有任何的機關,挑選的嘉賓,也是隨機抽選的。
這一切,都是隨機的,明明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卻將這些變成了可能。
這樣的表演方式,確實讓劉謙成名了,但也讓他遭到了無數的質疑。
后面,他每變一個魔術,都會讓無數觀眾感到智商受到了挑戰,急切的想要知道,這是怎麼做到的,好奇讓無數人都想要解密。
慢慢地,劉謙發現,這已經不是當初的喜歡魔術了,環境變得陌生起來了。
每每出現在熒幕,都是背后的團隊決定。
與此同時,質疑聲也撲面而來。
他迷茫了.....
對于春晚的成名,他也是感慨道:我從來沒有這麼忙過。
魔術,讓無數人喜歡上了他,也讓無數人產生了質疑。
他們認為主持人和觀眾都是托,這世上根本不存在魔法,這樣的完全就是欺騙。
2010年,劉謙在春晚舞台上表演完后,作家韓寒便選擇公開揭露,炮轟劉謙是欺騙觀眾。
這一次,也徹底讓劉謙走上了毀滅的道路,網暴和輿論不斷。
盡管最終是韓寒刪掉了炮轟劉謙的微博,但也拉開了黑劉謙的序幕。
不久后,劉謙去日本錄制節目,因為日本的習俗,是要行跪坐禮的,但視訊在傳到國內后,劉謙也是被解讀成了向日本天皇下跪。
針對于這樣的事情,可想而知后果有多嚴重。
就拿前段時間的張哲瀚來說,不就是如此嗎,徹底遭到了「封殺」。
而被過分解讀的劉謙,也是罵聲一片。
04.
2013年春晚,劉謙和李云迪搭檔,劉謙一句:是找力宏嗎?
或許是這在調解氣氛,但此事卻又被過度解讀了。
更甚者,還傳出了王力宏去春晚后台掌摑了劉謙,更是被「封殺」了。
對于這一系列的事情,輿論迅速炸開,但劉謙卻始終沒有選擇回應。
劉謙的誤解,一直都存在。
直到多年以后,王力宏也是站出來澄清這是謠言,更要將這些造謠者告上法庭。
這一刻,無數人發現,錯怪了劉謙。
2019年,劉謙再次站到春晚的舞台上,那「封殺」才不攻自破。
本想著能夠重現10年的輝煌,但卻被節目組否定了,他只能選擇另外的節目《魔壺》。
但沒有想到,這個節目卻再一次讓劉謙推上了風口浪尖。
因為怕出狀況,在節目上,劉謙被換了一個壺。
也正是這個換,讓質疑聲再次火爆起來,無數人的紛紛指責劉謙,造假、找托欺騙觀眾。
在輿論愈演愈烈時,劉謙不再像之前一樣沉默,開始了回應起來。
但在輿論面前,再多的解釋都沒有用。
最終,他也是在微博上無奈地說:
春晚過后到今天,我沒有出聲,是因為各方面單位都叫我不要回應,因為事情牽扯復雜,也說不清楚,所以勸我息事寧人,不要自找麻煩,不要招黑。
在劉謙的魔術生涯中,盡管他巔峰過,但負面的巔峰或許比名氣要大得多。
曾經,面對輿論和謾罵,劉謙還去仔細的看過,認為是不是自己哪里出了問題,但看了許久,都沒有改變什麼,反而陷入了自我懷疑。
有人說,劉謙成也春晚,敗也春晚。
他將魔術推廣到全國,甚至引領了風靡時代,但也順帶出了魔術解密,甚至還帶出了「托」一詞。
時過境遷,劉謙也是回歸到家庭,和妻兒過起了平淡的生活。
在大起大落的人生中,或許真的沒有必要去解釋什麼。
以前的劉謙,是活在舞台上,不會被束縛。
但現如今,有家庭妻兒的他,也醒悟了,魔術師并不是要成為知名的人物,只需要有人欣賞就夠了。
結語
曾有人說:魔術師不是騙子,他們是演員,扮演著一群真正擁有魔力的人。
演員,只是通過劇本、表演,來走進觀眾的心,而魔術師,卻要絞盡腦汁的創造神奇,騙過觀眾的視覺,給觀眾帶來驚嘆和震撼。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