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顧問名單公布,對于不熟悉香港的內地網友,可能完全看不懂這份名單。因為內地網友熟悉的四大家族中只有李嘉誠家族入選了,另外人氣非常高的霍英東家族跟何鴻燊家族也無人入選。
所謂的特首顧問其實就類似是一個智囊團,為特首出謀劃策,提出好建議的。這些人都不是公職人員,而是社會各行各業里面的頂級專家,這次的顧問團分為了三個小組,其中有不少都是企業家。
船王包玉剛的女婿吳光正、麗新集團的掌門人林建岳、信和置業的老闆黃志祥、香港蘭桂坊之父盛智文,還有創新工廠的李開復跟阿里巴巴創始人蔡崇信等人。
可是這麼多企業家入選,為何卻沒有我們熟悉的那些豪門呢?同時對于李嘉誠家族來說,他們再一次體現了自己的影響力,李嘉誠的大兒子李澤鉅成功入選,另外李澤楷雖然沒有入選,但是李澤楷旗下的富衛保險公司高管也是成功入選。
富衛保險的主席馬時亨也是成功入選。富衛保險是李澤楷在2013年成立的公司,目前正在香港排隊上市。換句話說李嘉誠家族其實是有兩人入選的,一個是李嘉誠的兒子,一個是他們家族的員工。
不得不說李嘉誠家族在香港所有豪門里面是絕對是獨一檔的存在。很多人都喜歡說香港四大家族,可是實際上李嘉誠的實力早就超越了其他三大家族的存在。
李兆基的生意主要是地產跟煤氣,其他的酒店、小輪等等生意規模都不大。鄭裕彤家族的生意的地產加珠寶,其他的生意也是不多。郭得勝家最核心的就是地產,他們的地產生意規模最大,甚至李嘉誠都無法跟他們相比,可是他們其他生意其實非常少。
可是李嘉誠就完全不一樣了。李嘉誠旗下的兩家核心上市公司長實跟長和公布了2022年的財務報告,房地產方面的營收只占了整個財團營收的4.6%,整體營收已經超過了5000億,這樣的營收規模確實厲害。
關鍵人家不僅僅營收多,而且利潤率也非常高。京東營收超過了萬億,但是利潤才200多億。可是長和系營收5000多億,利潤卻高達500多億。僅僅是三年疫情,長和系就又賺了1500多億。
兩家公司的市值總計才不到4000億,可是過去三年就可以賺了1500多億,等于再多賺3年,長和系就可以把自己給買下來了。
不說在外國的生意,光是在香港的生意,其實李嘉誠的規模遠遠比香港任何一個財團都大得多。四大家族在地產方面的規模其實差別不大,基本上是郭得勝家族一枝獨秀,其他三大家族差不多。鄭裕彤家族稍微弱勢一些。
可是在其他生意方面,李嘉誠就是遙遙領先了。在香港只有兩家電力公司,其中一家就是李嘉誠的香港電燈公司。另外香港的電訊生意也是李嘉誠家族公司的,如果算上李澤楷的生意,那麼影響力就更大了,甚至連香港目前最紅的明星組合都是他們家族簽約的藝人。
另外香港的百佳超市、屈臣氏零售店也是李嘉誠家族的資產。另外香港的石油、天然氣大部分也是李嘉誠家族控制的。關鍵香港大部分的碼頭也是李嘉誠的資產。
這還僅僅是他們在香港的資產而已。很多人詬病李嘉誠套現內地,可是哪怕賣掉了很多資產,他們在內地的資產有1000億左右。光是這部分資產就是李兆基家族在內地資產的很多倍了。
如果你要算上他們在海外幾十個國家的資產,那麼其他三大家族的綜合都沒他們多。事實上長和跟長實兩家公司的總資產已經接近2萬億了,確實是比恒基、新世界、新鴻基三家公司的總和還多。
如果你把李澤楷的富衛保險跟香港電訊等公司都算上去,那麼李嘉誠家族的資產就更多了。這樣的影響力可以說在全球商界也是很少有可以相提并論的。看到這一點你就明白,李嘉誠家族在香港的超然地位了。
霍啟剛結婚的時候,為何為了請李嘉誠而改了8次的時間?李嘉誠為何值得霍啟剛如此尊敬,一方面是李嘉誠的人品,另外一方面就是李家的超然影響力。事實上李嘉誠家族絕對是獨一檔的存在,只是香港一貫習慣了說四大家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