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親自回應撤資問題:稍微有點財經常識的人,都不會這麼說
這幾年很多人都在說李嘉誠撤資的問題,可是現在這個問題很多人越來越迷糊了。過去幾年很多人信誓旦旦說李嘉誠入了外國國籍,同時很多人說李嘉誠要撤資了,他要去外國發展了。
可是你說李嘉誠真要去外國,他為何不把中國的資產都清空了,同時李嘉誠現在不賣中國的資產了,反而是在賣歐洲的資產了,這又是什麼操作呢?同時李嘉誠也偶爾在中國增加投資。
其實關于撤資這個問題,李嘉誠其實早就親口回應過,不過這樣正確的聲音卻淹沒在茫茫的互聯網中。如今在這個網絡世界是紛紛擾擾,往往正確的聲音不被人重視,而一些沒有根據的論點卻不斷發酵。
李嘉誠當時是如何回應關于自己撤資這個問題呢?他說稍微有點財經常識的人,都不會這麼說。李嘉誠解釋道,去外國投資的主體都是他控制的上市公司,而不是他自己。
公司的資金他是不能動用的,小股東也不能動用,同時在外國投資賺到的錢也必須回到香港。也就是說李嘉誠去外國賺錢回來中國。
因為李嘉誠的兩家上市公司的總部都在中國香港。其實如今很多所謂的中國公司,其實都是外國公司,因為這些公司在外國上市,同時注冊地也都是在外國,甚至大股東也是外國公司,之是他們的實控人是中國人而已,比如說很多互聯網巨頭都是如此,他們都是使用VIA機構。
相比之下,其實李嘉誠的兩家上市公司,都是設立在中國。另外李嘉誠還解釋說,去外國投資,都是公司的資金,而不是自己的資金。自己如果把公司的股份套現了,拿著錢去外國投資,那麼可以說他撤資。
可是事實上他從來沒有這麼干,他不僅僅沒有套現,反而一直在增持股票,所以怎麼可以說他撤資。
當時是在開一個新聞發布會,李嘉誠說完之后還反問在場的全部記者,有誰可以反駁他的說法?
顯然李嘉誠說的是非常有道理的。其實說回來去外國投資也不等于撤資。李嘉誠已經多次說了,自己在中國市場還有大量的資產,從來不存在撤資的說法。
如果你仔細去分析長實、長和的財報你也會發現,李嘉誠說得并沒有錯。李嘉誠的長實集團主營地產業務,而長實總計5千億左右的資產,至少有4500億在中國,其中在香港有3000多億,在內地有1000億左右。
這麼多的資產都在中國,怎麼可以說是撤資呢?李嘉誠是在2012年之后賣掉了中國不少的資產,至少套現了2000億。不過如果你仔細分析,你會發現套現的資產都集中在地產方面。
事實上李嘉誠只是逐步減少在地產方面的布局而已,在等待一個回落的機會而已。另外李嘉誠在其他方面的資產并沒有減少,相反還在增加。比如說全國各地隨處可見的屈臣氏也是李嘉誠的資產。另外他在內地還有石油項目、風力發電廠等等。
李嘉誠的兒子李澤鉅去年也談到了這個問題,他說中國是他們的家鄉,投資會考慮更多感情的因素。李嘉誠的兒子李澤楷近日在香港接受外國媒體的采訪,再次重申了對中國市場的看好。
之前李澤楷在一次采訪中就曾經說,中國經濟發展非常偉大,成功讓7億人脫貧了,這讓很多國家妒忌。其實李嘉誠父子始終是看好中國經濟的發展。不過看好中國經濟的發展跟他們賣掉中國的一些物業并不矛盾。
這就好像你覺得自己買的房子升值了,然后你把房子賣掉,然后去投資股票的道理是一樣的。其實并沒有什麼問題,這跟生意有關系,跟其他人沒有關系。可惜很多人看不懂這一點,胡亂被人帶節奏。
雖然李嘉誠不是霍英東、包玉剛、莊世平那樣偉大的企業家,但是他也沒有網絡上說得這麼不堪,一個為中國捐出了200多億的企業家,一個在1978年就穿著中山裝回到北京的企業家,一個37歲就給家鄉寫了支票準備建醫院的企業家,絕對還是有國家情懷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或許李嘉誠在做生意的手法上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可是這還是生意的問題,并不需要扯上其他問題。再說了哪一個企業家沒有一些爭議呢?馬云也好、馬化騰也好,幾乎每一個厲害的企業家背后都有很多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