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流量風隔的隔塵效果差?一個誤會罷了!

買車後第一件要換的零件是什麼?相信在經過20年的用車文化沉澱後,許多車主都知道就是要把原廠的 風隔(Air Filter或者叫空濾,注意了,風隔的「隔」是阻隔的隔而不是「方格的格」,升級改裝也請正確用字)換掉,原因很簡單,後市場的幾大知名品牌提供的高流量風隔能為引擎增加10~20%左右的進氣量,讓進氣填充率表現更好,換句話說其實是省油了;其次是原裝位高流量風隔能大幅降低日後的維護成本,一般而言,原廠的紙質濾芯一兩萬公里左右就會髒得不行,且紙質產品屬于一次性消費,不能清洗,用完即棄,既不環保又徒添購買成本。而換了纖維材質的高流量風隔後,基本上一輩子不用換,確實是一輩子,它們的耐用性能達到百萬英里級別,你的車什麼時候才能跑到百萬公里?一次消費,定期清洗維護即可,而一般換機油時都會贈送的服務專案,作為車主又少了一項開銷。這不是好言相勸地給這類高流量風隔打廣告,而是筆者用車二十多年的經驗而言,筆者自有車開始就一直用K牌或者BMC兩家的高流量風隔,更是那種提新車時就叫4S店技師換完再出店那種。

圖:所謂的「高流量風隔」在進氣量的裨益上並不大,不同引擎之間的優化只有10~20%不等,但無論過濾性能還是耐用性才應該是所有汽車使用者會接受此類產品最重要原因,它已經不能算是「升級部件」了,反而更應該成為買車後的必備品。

相信已經有不少車友早已跟筆者一樣的用車觀念,新車落地後第一時間換高流量風隔,不過,也有不少持懷疑者會提出:既然是高流量,進氣量提高10~20%,也就是按照常理來理解的話,就是更容易讓灰塵進入進氣道啦,那節氣門會不會更容易髒呢?
確實,這也是筆者更開始接觸此類產品時,內心裡提出過的疑問,這個很正常、也很符合常理。不過後來進入汽車後市場媒體工作後,有很多機會接觸到相關品牌的工程師或者直接到生產廠商參觀後,便知道這種常理上正確的疑問,放在此類升級用途的高流量風隔領域裡並不適用。主要原因就是材質不同,原廠大多使用紙質濾芯,其微觀的過濾通道一般能過濾10微米的灰塵,這個算是空濾界的行業標準了,這也跟紙質濾芯的材質特性有關。但高流量風隔大多採用棉紗布為材質,造型可塑性比紙質要高,而且支持多次清洗;多層結構用可以實現過濾更細小的灰塵,以BMC所用的棉紗布材質為例,它能過濾7微米的灰塵通過。換句話來表達:高流量風隔不但進氣量更大,而且過濾性能比原廠配用的紙質濾芯更好。至于真正過濾性差的、但能最大限度提高進氣量的產品,市場上又名「冬菇頭」,它使用的材質名叫合成材料,類似海綿泡沫,這類產品只能阻隔80微米的微粒,而沙子的直徑一般只有50微米,換句話說,加個絲襪也沒用。

圖:找來一張使用BMC原裝位高流量風隔的保時捷996的動力測試圖,可以發現使用後的紅色線條無論飽滿度或者峰值上都會比藍色線的原裝風隔略有提升,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進氣量增加後,混合器燃燒得更充分所致。

這個問題就更容易回答了:原廠工程師肯定知道,而且很多汽車廠的工程團隊都跟賽車界、改裝界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和合作,他們當然知道,之所以原廠不會用,最大的原因就是成本,一般同車型使用的紙質濾芯的價格只有棉紗布高流量濾芯的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一輛車用沒問題,貴個兩三百都接受,但如果此車要造200萬輛呢?這就徒添幾個億的成本,你是車廠老闆你幹嗎?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換個角度想問題就不會這麼疑惑了。

BMC Airfilter是由Gaetano Bergami先生于1973年創立,總部位于義大利博洛尼亞,全球擁有94個分銷商,德國、中國、印度等地設有分公司。1996年開始生產空氣濾清器,2010年成立了複合材料組件研發生產部門,其製作的碳纖維風箱產品在業界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和佔有率,包括筆者也是BMC CDA的常年忠實用戶。所有的BMC產品均通過EN9100和ISO9001認證。
BMC向使用Mercedes M274引擎的英菲尼迪Q50(V37)提供的原廠位高流量風隔產品的產品編號為 FB839/04,包括Mercedes-Benz自己使用的M274.910和M274.920兩種不同參數設定的發動機均可使用。它採用四層棉紗布構成過濾核心過濾層,在M274對應的造型設計上則採用SA單向氣流設計,外部則包裹紅色聚氨酯材質,用于對抗熱應力造型的結構性變形。在日常維護中,每兩萬至兩萬五千公里進行一次清洗即可,大概也就是每更換三次或者四次機油就清洗一次即可,風乾後再塗上增強過濾效果的油脂即可。

何謂正確的用車觀念?
其實就是打破那種無知的「原廠就是最好」的墨守成規的思維方式去接受那些對汽車使用過程中有正面説明的產品。除了此次介紹高流量風隔、另外還有輪胎、機油、刹車片等等,原廠能選用的標配產品無一不是從製造成本考慮後的妥協性選擇,它們一定不是最適合車輛使用狀態的,如果將這種僅能滿足「能用」為出發點的產品就被當成是「最好」,那麼可以遇見的,你會繼續跑進4S店,繼續使用著低劣性能的產品維持著所謂「最理想狀態」,您覺得你這樣用車是正確的思路和觀念嗎?冤不冤啊?!
用戶評論